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án
  • 拼音:lan
  • 注音:ㄌㄢˊ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2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PUUI
  • 五筆98:PUUL
  • 五行:
  • Unicode:U+8974
  • 四角號(hào)碼:37220
  • 倉頡輸入法:LANW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襴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án
  • 襴字筆順
    捺折豎撇捺豎折橫橫豎折橫橫橫豎折捺撇橫豎撇捺
  • 基本解釋

    lán ? ㄌㄢˊ ◎ 見“襕”。

  • 漢語字典

    [①][lán][《集韻》郎干切,平寒,來。]“襕1”的繁體字。亦作“襽1”。(1)古代衣與裳相連的長(zhǎng)衣下擺所加的作為下裳形制的橫幅,稱為襴。加襴之制,始于北周而定于唐。(2)指襴衫。(3)指襴袍。(4)通“欄”。界闌。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十四寒[粵 語]:laan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下】【衣字部】 襴;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1127第17【集韻】郞干切,音闌?!绢惼恳屡c裳連曰襴?!居衿可酪??!揪V目集覽】馬周以三代布深衣,因于其下著襴及裾,名曰襴衫,以爲(wèi)上士之服?!∮峙c幱通。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