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niè
  • 拼音:nie
  • 注音:ㄋㄧㄝˋ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FAH
  • 五筆98:SFAH
  • 五行:
  • Unicode:U+67BF
  • 四角號(hào)碼:44940
  • 倉(cāng)頡輸入法:DJT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枿字拼音(帶聲調(diào))
    niè
  • 枿字筆順
    橫豎撇捺橫豎橫撇豎
  • 枿字的組詞
    苞枿 槎枿 查枿 達(dá)枿 寇枿 枯枿朽株 枯枿 秋枿 三枿 霜枿 朽枿 由枿 余枿 株枿
  • 與枿相關(guān)的成語
    枯枿朽株
  • 基本解釋

    niè ? ㄋㄧㄝˋ ◎ 古同“蘗”(a.樹木砍去后又長(zhǎng)出的芽子,如“山無槎枿?!保猓畼淠究橙ズ罅粝碌臉錁蹲樱纭敖裰奚溪q有陳根余枿。”)。

  • 漢語字典

    [①][niè][《廣韻》五割切,入曷,疑。](1)樹木砍伐后留下的根株。(2)比喻余孽。(3)引申為穩(wěn),不動(dòng)。參見“枿坐”。(4)樹木砍伐后新芽萌生。(5)泛指花木新芽萌生。(6)樹木砍伐后又生的新芽或分枝。(7)斬伐,討滅。(8)謂向上昂起。

    音韻參考

    [廣 韻]:五割切,入12曷,è,山開一入寒疑[國(guó) 語]:niè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枿; 康熙筆畫:9; 頁碼:頁518第02同櫱?!∮帧緺栄拧め屧b】枿,餘也。【郭註】陳、鄭之閒曰枿,晉、衞之閒曰烈,皆伐木餘也?!∮帧緩埡狻|京賦】山無槎枿?!驹]】斜曰槎,斬而復(fù)生曰枿。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韓國(guó)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