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鼈 biē ? ㄅㄧㄝˉ ◎ 同“鱉”。
[①][biē][《廣韻》並列切,入薛,幫。]亦作“鱉1”。(1)甲魚。俗稱團(tuán)魚。爬行綱動(dòng)物。形態(tài)與龜略同,體扁圓,背部隆起。背甲有軟皮,外沿有肉質(zhì)軟邊。生活在淡水河川湖泊中。肉鮮美,營養(yǎng)豐富,血及甲可入藥。(2)蕨菜。(3)星名。(4)用同“憋”。憋氣;悶。(5)用同“癟1”。不飽滿,凹陷。(6)引申為低劣、不好。(7)用同“逼”。逼取。(8)用同“彆”。別扭。參見“鼈拗”。(9)姓。荊人鼈令。見《後漢書·張衡傳》李賢注引漢楊雄《蜀王本紀(jì)》。按,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一·奇姓》作“鱉”。
[廣 韻]:并列切,入17薛,bie,山開三入仙A幫[粵 語]:bit3[閩南語]:pi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