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鐙 (鐙) dèng ?ㄉㄥˋ ◎ 掛在馬鞍兩旁的鐵制腳踏:馬鐙。鐙骨(聽骨之一,形狀像馬鐙)。
詳細(xì)字義◎ 鐙 鐙 dèng? 〈名〉 (1) 古代盛熟食器皿 [cooker] 鐙,錠也。從金,登聲。——《說文》。按,即登也。古用瓦,后世范金為之,又制此字。” 執(zhí)醴授之,執(zhí)鐙。——《禮記·祭統(tǒng)》。注:“鐙,豆下跗也?!? (2) 馬鐙 [stirrup] 鐙,鞍鐙?!稄V韻》 (3) 古同“燈” [lamp;light] 蘭膏明燭,華鐙錯些?!冻o·招魂》
[①][dēng][《集韻》都騰切,平登,端。]“鐙1”的繁體字。(1)本作“登”。瓦豆。古代陶制的食器,形似高足盤,或有蓋。(2)指這種食器的基部。(3)膏鐙。也稱錠、釘、燭豆、燭盤。古代照明用具。青銅制,上有盤,中有柱,下有底?;蛴腥慵氨?。盤所以盛膏,或中有錐供插燭。(4)泛指燈;油燈。[②][dèng][《廣韻》都鄧切,去嶝,端。]亦作“1”。亦作“1”。“鐙2”的繁體字。掛在鞍子兩旁的腳踏。多用鐵制成。
[平水韻]:去聲二十五徑[粵 語]:dan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