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麻 má ? ㄇㄚˊ ◎ 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 ◎ 指“芝麻”:麻醬。麻油。 ◎ 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 ◎ 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 ◎ 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 ◎ 喻紛亂:麻亂。麻沸。 ◎ 姓。
◎ 麻 hemp pocked rough sesame tingle
詳細字義◎ 麻 mā 另見 má?詞性變化 ◎ 麻 má? 〈名〉 (1) 麻的莖皮纖維 [hemp fiber] 不續(xù)其麻,市也婆娑?!对姟り愶L·東門之枌》 (2) 又如:麻搭(一種在長桿頂端縛扎散麻蘸吸泥水滅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結成球結);麻槌(舊時刑具,用麻絞扎而成的帶疙瘩短鞭);麻屣鶉衣(麻鞋破衣) (3) 古代喪服中的麻帶 [rope made of hemp,flax,jute,etc.]。如:麻绖(服喪時系在頭部或腰部的麻帶) (4) 麻布喪服,親屬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 [mouring apparel] 麻不加于采?!抖Y記·雜記下》 (5) 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喪時穿的麻布裙) (6) 代指唐宋時的詔書 [imperial edict],因為是用黃、白麻紙寫的,故名 三麻九制筆如神?!獎⒖饲f《內(nèi)翰洪公舜俞哀》 (7) 又如:麻命(任命的詔書);麻詞(麻辭。任命宰相的詔書);麻尾(詔書結尾) (8) 芝麻 [sesame]。如:麻團;麻油;麻醬;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9) 中醫(yī)對麻疹的簡稱 [measles]。如:麻出紅腫;麻毒陷肺;麻毒入營 (10) 麻醉 [anaesthesia]。如:麻肺湯(一種有麻醉作用的湯藥);麻沸散(漢末華佗研制的一種麻醉藥);麻針;麻藥 (11) 臉部皮膚的痘瘢,俗稱麻子臉 [pockmarks] 南京柳麻子,黧黑,滿面疤?!读赐ふf書》 (12) 又如:麻皮(麻子臉皮) ◎ 麻 má? 〈形〉 (1) 形容眾多,混亂 [numerous;confusion;chaos] 麻麻胡子紅臉蛋?!趵暇拧稄埨蠞h賣余糧》 (2) 又如:麻麻(濃密的樣子);麻亂(紛亂);麻列(比喻眾多) (3) 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 [coarse;rough]。如:這種紙一面光,一面麻 (4) 帶細碎斑點的 [spotty;pitty]。如:麻雀;麻點(細碎的斑點);麻灰色(灰色中帶麻點) ◎ 麻 má? 〈動〉 (1) 穿喪服 [wear mourning apparel] 麻者不紳?!抖Y記·雜記》 (2) 麻木 走的我這兩腿酸麻。——秦簡夫《孝義士趙禮讓肥》 (3) 又:感覺神經(jīng)受壓迫,暫失知覺 [numbness]。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無力);麻做一團(全身麻木,沒有知覺);麻痹 (4) 姓
[①][má][《廣韻》莫霞切,平麻,明。]亦作“痲1”。亦作“蔴1”。(1)麻類植物的總名,有大麻、亞麻、苧麻等。古代專指大麻。莖皮纖維長而堅韌,可供紡織等。(2)指麻的莖皮纖維。(3)古代喪服中的麻帶。(4)芝麻。古代五谷之一。(5)唐宋時詔書用黃、白麻紙書寫,故用為詔書的代稱。(6)形容眾多,紛亂。(7)面部因患天花或水痘留下的瘢痕。(8)表面不平,不光滑。(9)指帶細碎斑點的。(10)麻味。(11)感覺麻木。(12)以藥物使人失去知覺。(13)方言。蒙騙;欺哄。(14)方言。大(膽),壯(膽)。(15)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碭山縣東北。(16)古地名。在湖北省嘉魚縣境內(nèi)。(17)姓。春秋齊有大夫麻嬰。見《左傳·襄公二十八年》。[②][m?。菀姟奥?麻雨”、“麻2麻亮”。
[上古音]:歌部明母,meai[廣 韻]:莫霞切,下平9麻,má,假開二平麻明[平水韻]:下平六麻[粵 語]:maa4[閩南語]:ba5,ma5,mo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