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nuǎn
  • 拼音:nuan
  • 注音:ㄋㄨㄢ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獨(dú)體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DMD
  • 五筆98:IDMD
  • 五行:
  • Unicode:U+6E1C
  • 四角號碼:31184
  • 倉頡輸入法:EMBK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渜字拼音(帶聲調(diào))
    nuǎn
  • 渜字筆順
    捺捺橫橫撇豎折豎豎橫撇捺
  • 基本解釋

    nuǎn ? ㄋㄨㄢˇ ◎ 熱水:“渜濯棄于坎。”

  • 漢語字典

    [①][nuǎn][《廣韻》乃管切,上緩,泥。][《廣韻》奴亂切,去換,泥。]亦作“湪2”。溫水。參見“渜濯”。[②][nuán][《集韻》奴官切,平桓,泥。]水名。今河北省灤河。

    音韻參考

    [廣 韻]:乃管切,上24緩,nuǎn,山合一上桓泥[國 語]:nuǎn[粵 語]:nyun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渜;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633第43〔古文〕湪【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乃管切,音煗?!菊f文】湯也?!∮帧緩V韻】【集韻】【韻會】??奴官切,煗平聲。水名,在遼西肥如縣。 又【集韻】乳兗切,音耎。濯也?!∮帧緩V韻】【集韻】??奴亂切,音偄。浴餘汁也?;蜃麇??!緝x禮·士喪禮】渜濯棄于坎?!驹]】沐浴餘潘水也。古文渜作湪。荊沔之閒語?!臼琛颗怂?dāng)?jīng)溫煮,名之爲(wèi)渜。 又【集韻】奴昆切,音黁。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