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譚 (譚) tán ?ㄊㄢˊ ◎ 同“談”。 ◎ 姓。
詳細(xì)字義◎ 譚 譚 tán? 〈動(dòng)〉 (1) (形聲。從言,覃聲。本義:同“談”,說) (2) 同本義 [talk] 夫子何不譚我于王?!肚f子·則陽》 (3) 又如:譚笑(談笑);譚藝(談?wù)撐膶W(xué)藝術(shù));譚說(議論;談?wù)?;譚吐(說話時(shí)的措詞和態(tài)度);譚助(談資);譚言微中(說話隱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4) 綿延相及 [have an effect on] 不稱而祀譚,次祖。犯詛渝盟,傷言?!豆茏印?b>詞性變化 ◎ 譚 譚 tán? 〈形〉 宏大,廣大 [big] 富恭有本能圖,修業(yè)居久而譚?!洞蟠鞫Y記》。王聘珍解詁:“《廣韻》:‘譚,大也。’業(yè)安于久而自大也?!? ◎ 譚 譚 tán? 〈名〉 (1) 同“談”。言論 [opinion on public affairs; views on politics] 此老生之常譚?!悏邸度龂尽? (2) 古代國名 [Tan state]。在今山東省濟(jì)南市東龍山鎮(zhèn)附近。公元前684年為齊所滅 (3) 姓 (4) 另見 xún
[①][tán][《廣韻》徒含切,平賈,定。][《廣韻》徒感切,上感,定。]“譚1”的繁體字。(1)延及。(2)連屬,接連不斷。參見“參3譚”。(3)光大。(4)古國名。在今山東省濟(jì)南市東龍山鎮(zhèn)附近。公元前684年為齊桓公所滅。(5)通“覃”。深沉貌。參見“譚思”。(6)同“談”。談?wù)f,稱說。(7)同“談”。話語。(8)姓。南朝宋有譚金。見《宋書·宗越傳》。
[平水韻]:下平十三覃[粵 語]:taa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