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ǐn
  • 拼音:lin
  • 注音:ㄌㄧㄣ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SSU
  • 五筆98:ASSU
  • 五行:
  • Unicode:U+83FB
  • 四角號(hào)碼:44994
  • 倉頡輸入法:TD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菻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ǐn
  • 菻字筆順
    橫豎豎橫豎撇捺橫豎撇捺
  • 基本解釋

    lǐn ? ㄌㄧㄣˇ ◎ 〔拂菻〕古時(shí)指東羅馬帝國。 ◎ 蒿類植物。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lǐn? ——“拂菻”( Fúlǐn):我國古代稱東羅馬帝國

  • 漢語字典

    [①][lǐn][《廣韻》力稔切,上寢,來。](1)蒿類植物。(2)譯音用字。拂菻,我國古代指東羅馬帝國。

    音韻參考

    [廣 韻]:力稔切,上47寑,lǐn,深開三上侵A來[粵 語]:lam1lam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菻;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040第11【集韻】力錦切,音廩。【廣韻】??,蒿也?!∮址魅H,國名?!咎茣じ呦芍鳌糠魅H、大食諸胡七十二國降附。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