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u
  • 注音:ㄑㄩˇ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HWBY
  • 五筆98:HWBY
  • 五行:
  • Unicode:U+9F8B
  • 四角號碼:22727
  • 倉頡輸入法:YUHL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220
提交資料
  • 齲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齲字筆順
    豎橫豎橫撇捺折豎撇豎折橫豎折豎橫捺
  • 齲字的組詞
    齲齒疫苗 齲痛 齲攣 齲齒笑 齲齒 齲病
  • 基本解釋

    (齲) qǔ ? ㄑㄩˇ ◎ 〔齲齒〕a.牙齒發(fā)生腐蝕的病變,在牙面上形成齲洞,逐漸擴大,最后可使牙齒全被破壞;b.患這種病的牙。均亦稱“蛀齒”;俗稱“蟲牙”。 ◎ (齲)

    英文翻譯

    caries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齲 qǔ? 〈名〉 齲病。齲齒,即蛀齒。俗稱“蛀牙”、“蟲牙” [decayed tooth;dental caries]。牙齒因蛀而殘缺。如:齲攣(牙齒蛀壞,身體蜷曲);齲痛(蛀牙痛)詞性變化 齲 qǔ? 〈動〉 張開 [open]。如:齲齒笑(指女子故意裝出像牙痛的笑容)

  • 漢語字典

    [①][qǔ][《廣韻》驅(qū)雨切,上麌,溪。]“齲1”的繁體字。(1)蛀牙。(2)指牙痛。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七虞·上聲七麌[粵 語]:geo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齒字部】 齲; 康熙筆畫:24; 頁碼:頁1536第32【唐韻】區(qū)禹切【集韻】【韻會】顆羽切,??音踽?!菊f文】齒蠹也。【釋名】齲,朽也。蟲齧之齒,缺朽也?!緩V雅】齲,病也?!臼酚洝}公傳】齊中大夫病齲齒?!踞釢h·梁冀傳】冀妻能爲齲齒笑?!驹]】風俗通曰:齲齒笑者,若齒痛不忻忻也。【淮南子·說山訓】割脣而治齲?!∮帧菊崱魁x,齒啓貌。 又【集韻】果羽切,音矩。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