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ì
  • 拼音:shi
  • 注音:ㄕˋ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WYVY
  • 五筆98:WVAY
  • 五行:
  • Unicode:U+991D
  • 四角號(hào)碼:84727
  • 倉頡輸入法:OITY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餝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ì
  • 餝字筆順
    撇捺捺折橫橫折捺橫豎豎捺橫折撇
  • 餝字的組詞
    軒餝
  • 基本解釋

    shì ? ㄕˋ ◎ 古同“飾”。

  • 漢語字典

    [①][shì][《廣韻》賞職切,入職,書。]“飾1”的繁體字。“飭2”的被通假字。亦作“餙1”。亦作“餝1”。(1)拭。(2)修飾;裝飾。(3)給衣領(lǐng)衣袖滾邊。(4)指袖口。(5)服飾。(6)飾品;首飾。(7)指寶物。(8)《莊子·馬蹄》:“前有橛飾之患?!背尚⑹瑁骸伴?,銜也。謂以寶物飾於鑣也?!标懙旅麽屛模骸八抉R云:'排銜也。'謂加飾於馬鑣也。”遂借指馬口中的銜。(9)粉飾;偽裝。(10)猶致力。(11)表現(xiàn),顯示。(12)表彰;獎(jiǎng)飾。(13)被覆。(14)扮演。[②][chì][《集韻》蓄力切,入職,徹。]“飾2”的繁體字。通“飭1”。亦作“餙2”。(1)整治;整頓。(2)端正;謹(jǐn)慎。(3)戒備。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下】【食字部】 餝;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421第22【玉篇】同飾。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