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í
  • 拼音:zhi
  • 注音:ㄓˊ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KHUB
  • 五筆98:KHUB
  • 五行:
  • Unicode:U+8E2F
  • 四角號碼:67127
  • 倉頡輸入法:XRMTK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5915
提交資料
  • 躑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í
  • 躑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豎橫捺撇橫橫撇捺折豎
  • 躑字的組詞
    號躑 紅躑躅 龍騰虎躑 山躑躅 騰躑 跳躑 魚躑 躑躅 躑騰 躑蹋 躑踏 躑跼 躑局 躅躑
  • 與躑相關(guān)的成語
    龍騰虎躑
  • 基本解釋

    (躑) zhí ? ㄓˊ ◎ 〔躑躅〕徘徊不進(jìn),如“他躑躑在街頭”。 ◎ (躑)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躑 zhí? 〈動(dòng)〉 (1) 徘徊 [pace up and down] 躑于六閑?!兑晫W(xué)及士習(xí)文體策》 (2) 又如:躑跼(徘徊不進(jìn)的樣子) (3) 蹬踢 [treadle and kick] 喜則齊鼻,怒則奮躑?!啤?柳宗元《牛賦》 (4) 又如:躑踏(蹬踢跳躍)

  • 漢語字典

    [①][zhí][《廣韻》直炙切,入昔,澄。]“躑1”的繁體字。(1)見“躑躅”。(2)跳躍。(3)蹬踢。

    音韻參考

    [平水韻]:入聲十一陌[粵 語]:zaa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足字部】 躑; 康熙筆畫:22; 頁碼:頁1229第07【廣韻】【集韻】【韻會】直炙切【正韻】直隻切,??音擲。蹢,亦作躑。躑躅,行不進(jìn)也。【後漢·隗囂傳】得以數(shù)千躑躅三輔?!驹]】躑躅,猶踟躕也。又【蘇竟傳】或躑躅帝宮?!驹]】謂上下不去也。【荀子·禮論篇】躑躅焉。詳躅字註。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