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bèi,bó
  • 拼音:bei
  • 注音:ㄅㄟˋ,ㄅㄛ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7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中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會意
  • 五筆86:FPBF
  • 五筆98:FPBF
  • 五行:
  • Unicode:U+5B5B
  • 四角號碼:40407
  • 倉頡輸入法:JBN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683
提交資料
  • 孛字拼音(帶聲調(diào))
    bèi,bó
  • 孛字筆順
    橫豎捺折折豎橫
  • 孛字的組詞
    孛星 孛相 孛散 孛羅 孛轆 孛婁 孛沴 孛戾 孛老 孛籃 孛彗 孛孛丁 孛孛 飛孛 彗孛 秋孛轆
  • 基本解釋

    bèi ? ㄅㄟˋ ◎ 草木茂盛的樣子。 ◎ 古書上指光芒強盛的彗星。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bèi? 〈副〉 (1) 草木茂盛的樣子 [luxuriantly] 上扶疏而孛散兮,下交錯而龍鱗。——曹丕《柳賦》 (2) 慧星的別稱 [comet] (3) 混亂;相沖突。后作“?!薄?[disorderly]。如:孛沴(悖亂災(zāi)變);孛戾(狂悖乖張)基本詞義 bó 〈動〉 (1) 變色。后作“勃” [change color] 孛,色惡也。——《集韻》 (2) 另見 bèi?

  • 漢語字典

    [①][bèi][《廣韻》蒲昧切,去隊,並。][《廣韻》蒲沒切,入沒,並。](1)彗星的別稱。(2)為古代對彗星分類之稱。(3)謂彗星出現(xiàn)時光芒四射的現(xiàn)象。舊以為不祥之兆,預示有兵災(zāi)悖亂發(fā)生。(4)悖亂;沖突。[②][bó][《廣韻》蒲沒切,入沒,並。](1)盛貌。(2)變色貌。后作“勃”。(3)見“孛2老”、“孛2婁”、“孛2轆”、“孛2相”。

    音韻參考

    [廣 韻]:蒲昧切,去18隊,bèi,蟹合一去灰並[平水韻]:去聲十一隊·入聲六月[唐 音]:b?t,b??i[國 語]:bèi,bó[粵 語]:bui6but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上】【子字部】 孛; 康熙筆畫:7; 頁碼:頁278第08【唐韻】蒲味切【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說文】??也,從??,艸木盛長????然。別作浡,方未切?!∮秩松円?,從子?!拘煸弧咳松萌粔咽ⅲ撇菽局?,引《論語》色孛如也。今作勃,薄沒切?!∮皱缧且?。【左傳·昭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旧觏氃弧垮?,所以除舊布新也。或作茀,敷勿切。【穀梁傳】孛之爲言猶茀也,隱蔽不見也?!∮中??!鸢簇米?,《廣韻》有蒲昧、蒲沒二切?!都崱酚蟹轿础⑵衙?、薄沒、敷勿四切。訓義錯出。今依《廣韻》《韻會》以蒲昧切爲正音,而以各音分註於每條下?!∮帧菊F】借爲違悖字。考證:〔又星。【春秋·昭十七年】冬,有星孛入於大辰。孛,彗星也?!旧昀]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场≈敯簇缅缧且?,非春秋原文。謹改爲又彗星也。左傳昭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繻改申須。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