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ei
  • 注音:ㄅㄧ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YRTF
  • 五筆98:ORTF
  • 五行:
  • Unicode:U+5EB3
  • 四角號碼:00246
  • 倉頡輸入法:IHH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319
提交資料
  • 庳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庳字筆順
    捺橫撇撇豎折橫橫撇橫豎
  • 庳字的組詞
    隘庳 卑庳 庳小 庳下 庳狹 庳細(xì) 庳矢 庳溼 庳濕 庳廬 庳陋 庳惡 庳側(cè) 庳隘 崇庳 低庳 污庳 翔庳 有庳 愚庳
  • 與庳相關(guān)的成語
    墮高堙庳
  • 基本解釋

    bēi ? ㄅㄟˉpí ㄆㄧˊ ◎ 低下:墮高堙庳(削平高丘,填塞洼地)。 ◎ 矮:宮室卑庳。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ì 〈名〉 兩旁高中間低的房屋 [house with tall sides] 庳,中伏舍。——《說文》。段玉裁注:“謂高其兩旁而中低伏之舍也?!?b>詞性變化 ◎ bì 〈形〉 (1) [土地] 低洼的 [low] 宮室卑庳?!蹲髠鳌は骞荒辍? 其卑濕。——《漢書·司馬相如傳》。注:“下地也?!? 楚民要庳車。——《史記·循吏傳》 (2) 又如:庳側(cè)(低下 偪側(cè));庳濕(低下潮濕)。又指 [建筑物] 低矮。如:庳狹(低矮狹窄);庳惡(矮小簡陋);庳下(低矮);庳陋(矮小簡陋) (3) [人] 矮的 [short] 其民豐肉而庳?!吨芏Y》

  • 漢語字典

    [①][bì][《廣韻》便俾切,上紙,並。][《廣韻》必移切,平支,幫。](1)兩旁高而中間低的屋舍。(2)引申為低矮;短。(3)低洼。(4)低下。[②][bì][《集韻》毗至切,去至,並。]古國名。[③][pí][《集韻》頻彌切,平支,並。](1)雌鵪鶉。(2)通“毗”。輔助。

    音韻參考

    [廣 韻]:便婢切,上4紙,pì,止開三上支A並[平水韻]:上平四支·上聲四紙·去聲四寘[唐 音]:bhi??[國 語]:bēi,bǐ[粵 語]:bei1pei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下】【廣字部】 庳;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347第06【唐韻】便俾切,脾上聲。【說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咀髠鳌は迦荒辍繉m室卑庳?!∮帧炯崱俊卷崟抠f彌切【正韻】逋眉切,??音卑?!緩V韻】庳下也?!局苷Z】陂唐汚庳,以鍾其美?!緭P子·法言】庳則儀秦?!∮帧居衿慷桃??!局芏Y·地官】其民豐肉而庳?!∮帧炯崱颗燎校?。有庳,國名。【孟子】封之有庳。 又通作鼻?!踞釢h·東平王蒼傳】昔象封有鼻?!驹]】有鼻,國名。在今永州營道縣北。 又【集韻】頻彌切,音陴。鶉牝名。【爾雅·釋鳥】鵪鶉,其雄鵲牝庳?!∮峙c毗通。【荀子·宥坐篇】天子是庳。【註】庳讀曰毗。輔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