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鐃 (鐃) náo ?ㄋㄠˊ ◎ 銅質(zhì)圓形的打擊樂器,比鈸大。 ◎ 古代軍中樂器,像鈴鐺,但沒有中間的錘。
◎ 鐃 cymbals
詳細(xì)字義◎ 鐃 鐃 náo? 〈名〉 (1) 樂器名 [big cymbals] 鐃,小鉦也。軍法。卒長執(zhí)鐃。從金,堯聲。——《說文》 鐃,鈴也。——《廣雅》 以金鐃止鼓?!吨芏Y·鼓人》。注:如鈴無舌、有秉,執(zhí)而鳴之,以止擊鼓。” 辨鼓鐸鐲鐃之用。——《周禮·大司馬》。司農(nóng)注:“讀如讙嘵之嘵?!? (2) 銅制圓形的樂器,常和鈸配合演奏。如;鐃歌(軍中樂歌;泛指軍歌);鐃挽(鐃歌和挽歌) (3) 古代擊樂器。形制與鈸相似:唯中間隆起部分較小。以兩片為一副,相擊發(fā)聲。如:鐃鈸(一種打擊樂器。古稱銅鈸、銅盤、銅缽);鐃管(鼓吹中的橫笛)詞性變化 ◎ 鐃 鐃 náo? 〈動〉 (1) 通“撓”。擾亂 [disturb] 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肚f子·天道》 (2) 通“譊”。喧囂 [argue;debate;clamour;hulabaloo] 今年尚可后年鐃?!逗鬂h書·五行志一》
[①][náo][《廣韻》女交切,平肴,娘。]“鐃1”的繁體字。(1)古代軍中用以止鼓退軍的樂器。青銅制,體短而闊,有中空的短柄,插入木柄后可執(zhí),原無舌,以槌擊之而鳴。三個或五個一組,大小相次,盛行于商代。《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鐃止鼓?!编嵭ⅲ骸扮t,如鈴,無舌,有秉,執(zhí)而鳴之,以止擊鼓?!辟Z公彥疏:“進軍之時擊鼓,退軍之時鳴鐃?!庇帧断墓佟ご笏抉R》:“鳴鐃且卻,及表乃止?!编嵭ⅲ骸扮t所以止鼓,軍退,卒長鳴鐃以和衆(zhòng)鼓人,爲(wèi)止之也。”《宣和博古圖》有漢舞鐃,其形上圓下方,下作疏欞,中含銅丸謂之舌,鼓動有聲,為樂舞時所用。(2)一種打擊樂器。形制與鈸相似,唯中間隆起部分較小,其徑約當(dāng)全徑的五分之一。以兩片為一副,相擊發(fā)聲。大小相當(dāng)?shù)溺t與鈸,鐃所發(fā)的音低于鈸而馀音較長。(3)通“磽”。惡,壞。[②][nào][《集韻》女教切,去效,娘。]同“撓1”?!扮t2”的繁體字。擾亂。
[平水韻]:下平三肴[粵 語]:naau4[閩南語]:chhe1,la5,lau5,n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