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xuán
  • 拼音:xuan
  • 注音:ㄒㄩㄢˊ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0
  • 漢字結構:半包圍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UYXI
  • 五筆98:UYXI
  • 五行:
  • Unicode:U+75C3
  • 四角號碼:00132
  • 倉頡輸入法:KYV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115
提交資料
  • 痃字拼音(帶聲調)
    xuán
  • 痃字筆順
    捺橫撇捺橫捺橫折折捺
  • 基本解釋

    xuán ? ㄒㄩㄢˊ ◎ 〔橫痃〕由下疳引起的腹股溝淋巴結腫脹、發(fā)炎的癥狀。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xuán? 〈名〉 古病名。亦稱“痃氣”。臍旁氣塊 [cord-like mass beside umbilicus]。泛指生于腹腔內(nèi)弦索狀的痞塊。后世以痃病為臍旁兩側像條索狀的塊狀物;亦有以兩脅弦急、心肋脹痛為痃氣

  • 漢語字典

    [①][xuán][《廣韻》胡田切,平先,匣。](1)中醫(yī)學病癥名。指腹中癖塊。(2)橫痃。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的一種病,也叫便毒。(3)用同“?!?。頭暈。

    音韻參考

    [廣 韻]:胡田切,下平1先,xián,山開四平先匣[閩南語]:hian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疒字部】 痃;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772第03【廣韻】胡田切【集韻】胡千切,??音賢。【玉篇】痃,癖也。【廣韻】癖病?!玖鶗省狂狈e,弦急也。【本草】??藏器曰:昔有患痃癖者,取大蒜,合皮截去兩頭,吞之,名曰內(nèi)灸,果獲效。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