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qián
  • 拼音:qian
  • 注音:ㄑㄧㄢˊ
  • 部首筆畫:1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FJTN
  • 五筆98:FJTN
  • 五行:
  • Unicode:U+4E7E
  • 四角號(hào)碼:48417
  • 倉(cāng)頡輸入法:JJON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2215
提交資料
  • 乾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ián
  • 乾字筆順
    橫豎豎折橫橫橫豎撇橫折
  • 乾字的組詞
    安乾 白乾 包乾制 包乾 筆乾 餅乾 補(bǔ)綴乾坤 不乾浄 不乾不浄 蟬喘雷乾 朝乾夕惕 朝乾夕愓 蟶乾 乘乾 吃乾飯 顛乾倒坤 顛倒乾坤 豆腐乾 二乾 分片包乾 糕乾 糕乾 稿乾 稿乾 槁乾 槁乾 更待乾罷 果乾 函蓋乾坤 旱乾 昊乾 好乾好羞 涸思乾慮 河落海乾 河涸海乾 壺里乾坤 皇乾 回乾就濕 焦乾 焦脣乾舌 焦脣乾肺 焦唇乾舌 兢兢乾乾 九乾 康乾 口燥唇乾 口血未乾 口乾舌燥 口乾舌焦 枯乾
  • 與乾相關(guān)的成語
    朝乾夕愓 朝乾夕惕 顛乾倒坤 顛倒乾坤 函蓋乾坤 壺里乾坤 朗朗乾坤 浪蕩乾坤 扭轉(zhuǎn)乾坤 乾乾翼翼 乾端坤倪 日乾夕惕 袖里乾坤 旋轉(zhuǎn)乾坤 旋乾轉(zhuǎn)坤 晝乾夕惕
  • 基本解釋

    qián ?ㄑㄧㄢˊ ◎ 八卦之一,代表天:乾坤(“坤”,代表地)。 ◎ 舊時(shí)稱男性的:乾造。乾宅。 ◎ 坤

    反義詞

    英文翻譯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qián? 〈動(dòng)〉 (俗作乹。形聲。從乙,倝聲( gàn)。乙,象植物屈曲生長(zhǎng)的樣子。本義:上出) 同本義 [go up] 乾,上出也?!墩f文》。段注:此乾字之本義也。自有文字以后,乃用為卦名,而 孔子釋之曰健也。健之義生于上出,上出為乾,下注則為濕,故乾與濕相對(duì),俗別其音,古無是也?!?b>詞性變化 ◎ qián? 〈名〉 (1) 八卦的首卦;天 [the first of the Eight Diagrams;sky] 達(dá)于上者謂之乾。凡上達(dá)者莫若氣,天為積氣,故乾為天?!祢E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 乾,天也?!兑住ふf卦傳》 乾,陽物也。——《易·系辭傳》 乾剛坤柔。——《易·雜卦傳》 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易·說卦》 (2) 又如:乾方(天方);乾元(天);乾施(上天的施予);乾首(天的高處);乾剛(天道剛健);乾象(天象);乾啟(上天的啟示);乾鈞(天鈞,北極之地,泛指北方);乾道(天道) (3) 指君主 [monarch]。如:乾化(帝王的教化);乾心(帝心);乾居(帝王);乾符(帝王受命于天的吉祥征兆) (4) 太陽 [sun]。如:乾暉(陽光);乾曜(太陽) (5) 代表西北方 [north-west]。如:乾岡(西北方位的山岡);乾風(fēng)(西北風(fēng));乾雷(西北方的響雷) (6) 代表男性 [man]。如:舊時(shí)婚姻中稱男方為“乾造”,男家為“乾宅” (7) 姓 (8) 另見 gān?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gān][《廣韻》古寒切,平寒,見。]亦作“乹1”。亦作“亁1”。亦作“漧1”?!案?”的繁體字。(1)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使失去水分。(2)不用水的。見“乾洗”、“乾浴”。(3)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如餅干、葡萄干。(4)空虛;竭盡。(5)徒然,白白地。(6)沒來由。(7)有名無實(shí)的;名義上的。(8)形容聲音清脆響亮。(9)書法用語。謂行墨失去光澤。(10)方言。當(dāng)面說氣話使人難堪。(11)方言。慢待,冷落。[②][qián][《廣韻》渠焉切,平仙,羣。]亦作“乹2”。(1)《易》卦名。八卦之一;又,六十四卦之一。(2)陽。與“坤”相對(duì)。(3)指天。(4)指日,太陽。見“乾2曜”、“乾2坤”。(5)指君王。(6)指君位。(7)指父親。(8)指丈夫。見“乾2綱”。(9)指男性。(10)剛??;自強(qiáng)不息。(11)指馬。(12)指西北方位。(13)指午后八至十時(shí)。(14)姓。唐有乾彥思。

    音韻參考

    [上古音]:元部見母,kan[廣 韻]:古寒切,上平25寒,gān,山開一平寒見[平水韻]:上平十四寒·下平一先[唐 音]:*ghy?n,ghy?n,gɑn[國(guó) 語]:gān,qián[粵 語]:gon1kin4[閩南語]:kan1,kian1,koaN1,khian5,ta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上】【乙字部】 乾;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84第25〔古文〕漧??【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渠焉切,音虔。易卦名?!境填U曰】以形體謂之天,以性情謂之乾?!颈玖x】乾,健也。【釋名】乾,進(jìn)也。行不息也?!∮竹R飾曰連乾?!绢櫅r詩】金鞍玉勒錦連乾?!∮中??!∮种菝?。古雍州地,唐置乾州。 又【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居寒切,??音干。燥也?!驹姟ね躏L(fēng)】中谷有蓷,暵其乾矣。【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外彊中乾?!∮智?,地名。言其水常竭也。今廣平府成安縣,卽其地?!菊f文】??作??。 又桑乾,河名。卽濕水。【水經(jīng)注】濕水,出鴈門隂館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又東過涿鹿縣北,又東南出山過廣陽薊縣北?!∮智瑳]?!臼酚洝垳珎鳌渴紶?wèi)小吏乾沒?!驹]】言掩取貨利,沒爲(wèi)已有,如水盡涸也?!∮帧卷嵮a(bǔ)】葉渠巾切,音勤?!竞惔臼苊觥恐卧伻迥?,納策公卿。昧旦孜孜,夕惕乾乾。葉下人。 又葉經(jīng)天切,音堅(jiān)?!卷n愈詩】????新葉大,瓏瓏晚花乾。靑天何寥寥,雨蝶飛翩翩?!驹]】乾,花色不潤(rùn)也。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