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nǎn
  • 拼音:nan
  • 注音:ㄋㄢ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23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KFN
  • 五筆98:AKGN
  • 五行:
  • Unicode:U+6201
  • 四角號碼:40331
  • 倉頡輸入法:TG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戁字拼音(帶聲調(diào))
    nǎn
  • 戁字筆順
    橫豎豎橫豎折橫橫橫撇捺撇豎捺橫橫橫豎橫捺折捺捺
  • 戁字的組詞
    不戁不竦 慚戁
  • 基本解釋

    nǎn ? ㄋㄢˇ ◎ 恐懼:“不戁不竦,百祿是總?!? ◎ 恭敬。 ◎ 搖動。 ◎ 慚愧。

  • 漢語字典

    [①][nǎn][《廣韻》奴板切,上潸,泥。][《廣韻》人善切,上獮,日。]亦作“嫨2”??謶?;悚懼。

    音韻參考

    [廣 韻]:奴板切,上25潸,nǎn,山開二上刪娘[平水韻]:上聲十五潸[國 語]:nǎn[粵 語]:naan2naan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上】【心字部】 戁;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409第11【廣韻】奴版切【集韻】【韻會】乃版切,??音赧。【說文】敬也。從心難聲。 又【廣韻】人善切【集韻】忍善切,??音蹨?!炯崱繎忠病!驹姟ど添灐坎粦诓汇?。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