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ji
  • 注音:ㄐㄧˋ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NN
  • 五筆98:YNN
  • 五行:
  • Unicode:U+8A18
  • 四角號碼:07617
  • 倉頡輸入法:YRS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記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記字筆順
    捺橫橫橫豎折橫折橫折
  • 基本解釋

    jì ? ㄐㄧˋ ◎ 見“記”。

  • 漢語字典

    [①][jì][《廣韻》居吏切,去志,見。]“記1”的繁體字。(1)不忘,把印象保持在腦中。(2)記錄;載錄。(3)公牘;札子。(4)指典籍;著作。(5)文體名。以敘事為主,兼及議論抒情和山川景觀的描寫。晉陶潛有《桃花源記》。(6)記述或解釋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周禮·考工記》、《禮記》、《大戴禮記》。(7)印章;鈐記。(8)表記;標志。(9)皮膚上生來就有的深色的斑。(10)動量詞。打一下叫打一記。(11)佛教語。佛對弟子和發(fā)愿心修行的人,預言其將來成果作佛的事叫“記”。以之授與其人叫“授記”,受者謹領(lǐng)叫“受記”。(12)通“其”。語助詞。(13)通“計”。參見“記會”。

    音韻參考

    [廣 韻]:居吏切,去7志,jì,止開三去之見[平水韻]:去聲四寘[粵 語]:gei3[閩南語]:k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記;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1149第02【唐韻】【集韻】【韻會】??居吏切,音冀?!菊f文】疏也?!拘煸弧恐^一一分別記之也?!静┭拧孔R也?!踞屆考o也?!居衿夸浺病!緩V韻】志也?!緯ひ骛ⅰ繐橐杂浿??!緜鳌渴褂涀R其過也?!径Y·王制】太史典禮執(zhí)??記?!驹]】國有禮事,則豫執(zhí)??策,記載所當行之禮儀?!咎茣び谥緦巶鳌孔笥杏浹灾罚矣杏浭轮??!娟P(guān)尹子·五鑑篇】昔遊再到,記憶宛然?!∮帧静┭拧繒??!厩皾h·蕭望之傳】待詔鄭朋奏記于蕭望之?!驹]】記,書也。奏記自朋始?!疚男牡颀垺酷釢h始有公府奏記,記之言志,進己志也?!∮帧菊滞ā课姆病!踞釢h·鍾離意傳】少爲郡督郵,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者,府下記案考之,意封還記,太守甚賢之?!∮止倜?。【後漢·百官志】記室令史,主上表章報書記?!∮峙c其通。【字彙補】助語辭?!驹姟ね躏L】彼其之子?!竟{】其或作記。或作己。讀聲相似?!∮秩~茍起切,音幾?!敬掮な龀踬x】望高密以亟征,戾衡門而造止。覿游夏之峩峩,聽大猷之篇記。一說本作紀,紀與止葉,譌作記。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