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áng
  • 拼音:lang
  • 注音:ㄌㄤˊ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VCB
  • 五筆98:YVBH
  • 五行:
  • Unicode:U+90CE
  • 四角號碼:37727
  • 倉頡輸入法:IIN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1287
提交資料
  • 郎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áng
  • 郎字筆順
    捺折橫橫折捺折豎
  • 郎字的組詞
    阿木忽郎 阿郎雜碎 阿郎 阿本郎 哀烏郎 八米盧郎 白首為郎 白首郎 白石郎 白面書郎 白面郎君 白面郎 白面兒郎 白馬三郎 伴郎 碧虛郎 碧落侍郎 陛楯郎 賓郎 播郎鼓 部郎 不郎鼓 不郎不秀 才郎 曹郎 查郎 長爪郎 長郎 朝郎 掣筆郎 陳郎 促銷女郎 驄馬郎 從義郎 村郎 戴冠郎 當郎 等郎媳 迪功郎 地下郎 吊爾郎當 吊兒郎當 冬郎 二郎搜山 二郎作相 二郎腿 二郎神 二郎 二婚郎 兒郎偉
  • 與郎相關(guān)的成語
    吊兒郎當 吊爾郎當 二八女郎 郎才女貌 郎才女姿 劉郎前度 南戶窺郎 牛郎織女 女貌郎才 潘郎車滿 拼命三郎 說嘴郎中 檀郎謝女 蕭郎陌路 夜郎自大 周郎顧曲
  • 基本解釋

    láng ? ㄌㄤˊ ◎ 對年輕男子的稱呼:大郎。郎才女貌。 ◎ 對某種人的稱呼:貨郎。女郎。 ◎ 舊時妻稱夫或情人:郎君。 ◎ 封建時代的官名:郎中(a.古官名;b.中醫(yī)醫(yī)生)。侍郎。員外郎。 ◎ 姓。

    英文翻譯

    man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láng? 〈名〉 (1) (形聲。從邑,良聲。從“邑”,表示與行政區(qū)域有關(guān)。本義:古邑名。在今山東金鄉(xiāng)縣境) (2) 古地名。春秋魯邑 [Lang town] 郎,魯邑也?!墩f文》。按, 魯有二 郎。 (3) 在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北,是費伯的食邑 費伯帥師城 郎。——《左傳·隱公元年》 (4) 在今山東省曲阜縣附近 夏,城郎。——《左傳·隱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宮殿廷廊,置侍衛(wèi)人員所在。官名 [an official title under the monarchy] 郎官,謂三中郎將下之屬官也?!逗鬂h書·桓帝紀》注 (6) 戰(zhàn)國始置。帝王侍從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wèi)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差遣等侍從之職。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如:郎官(郎中及員外郎的泛稱);郎中(郎官。漢代稱中郎、侍郎、郎中為郎官,掌星宿之職);郎將(官名);郎署(宿衛(wèi)官的官署) (7) 舊時婦女對丈夫或情人的昵稱 [my darling;husband]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畎住堕L干行》 (8) 又如:郎伯(婦人稱丈夫為郎、伯,并稱郎伯) (9) 女婿,女兒的丈夫 [son-in-law]。如:我哥哥有兩個郎;郎婿(女婿) (10) 稱別人的兒子 [son]。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對他人之子的愛稱) (11) 漢魏以后少年的美稱 [youth] 瑜時年二十四, 吳中皆呼為 周郎?!度龂尽? (12) 舊時對從事某種職業(yè)者的稱呼 [worker]。如:貨郎;牛郎;賣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倫不類) (13) 舊時對一般男子的尊稱 [man] 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妒勒f新語·雅量》 (14)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對英俊少年的愛稱);郎秀(明初鄉(xiāng)里間稱呼男子因出身而異,大家豪族稱秀;平凡家庭稱郎) (15) 仆人稱主人為郎 [landlord] 為兩郎僮。——唐· 柳宗元《童區(qū)寄傳》 (16) 又 孰若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濉?方苞《獄中雜記》 (17) 又如:郎主(門生家奴稱其主;對外族首領(lǐng)的稱呼) (18) 通“廊”。室外有頂?shù)倪^道 [veranda;covered corridor] 今陛下累郎臺,恐其不高也。——《漢書·東方朔傳》 蓋聞虞舜之時,游于巖郎之上。——《漢書·董仲舒?zhèn)鳌? (19) 通“廊”。朝廷 [court] 茤蕘之言,可擇郎廟。——三國· 魏· 鐘繇《宣示帖》

  • 漢語字典

    [①][láng][《廣韻》魯當切,平唐,來。]亦作“郒1”。“郞1”的新字形。(1)官名。戰(zhàn)國時已有,秦漢時沿置,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員額無定。均屬于郎中令(后改為光祿勛)。其職責原為護衛(wèi)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東漢以尚書臺為實際的行政中樞,其分曹任事者為尚書郎,職責范圍與過去的郎官不同。后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2)青少年男子的通稱。(3)對他人之子的敬稱。(4)女婿。(5)舊時婦女對丈夫或情人的稱呼。(6)對男子的敬稱。(7)偶亦用作自稱。(8)舊時奴仆對主人的稱呼。(9)北朝人子呼其父稱郎。(10)明時稱微賤者。(11)稱僧。(12)明清時苗族稱兵士。(13)副詞。猶很,非常。(14)通“廊”。參見“郎臺”。(15)春秋魯?shù)孛?。㈠魯邊邑。故地在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北。《左傳·隱公元年》:“夏四月,費伯帥帥城郎?!倍蓬A注:“郎,魯邑。高平方與縣東南有郁郎亭?!雹娲呵雉?shù)孛?。魯近邑。故地在今山東省曲阜市附近?!抖Y記·檀弓下》:“戰(zhàn)于郎?!编嵭ⅲ骸袄?,魯近邑也。哀十一年,齊國書帥師伐我,是也?!笨追f達疏:“案桓十年,齊侯、衛(wèi)侯、鄭伯來戰(zhàn)于郎?!豆騻鳌吩疲豪烧吆危课峤匾?。哀十一年,齊國書帥師伐我,戰(zhàn)于郊。是郊頭郎邑,故知近也。案《春秋》直云戰(zhàn)于郊,知與此戰(zhàn)于郎爲一事者,以其俱有童汪錡之事,故爲一也?!?16)姓。漢有郎顗,唐有郎士元。

    音韻參考

    [廣 韻]:魯當切,下平11唐,láng,宕開一平唐來[平水韻]:下平七陽[粵 語]:long4[閩南語]:lang5,long5,nng5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