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dàn
  • 拼音:dan
  • 注音:ㄉㄢˋ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JGWO
  • 五筆98:JGQO
  • 五行:
  • Unicode:U+9D20
  • 四角號碼:67127
  • 倉頡輸入法:AMHA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鴠字拼音(帶聲調(diào))
    dàn
  • 鴠字筆順
    豎折橫橫橫撇豎折橫橫橫折捺捺捺捺
  • 鴠字的組詞
    渴鴠
  • 基本解釋

    dàn ? ㄉㄢˋ ◎ 〔渴()鴠〕寒號鳥。亦作“鹖鴠”。

  • 漢語字典

    [①][dàn][《廣韻》得按切,去翰,端。](1)鳥名。參見“鴠鳥”。(2)用同“蛋”。

    音韻參考

    [廣 韻]:得按切,去28翰,dàn,山開一去寒端[平水韻]:去聲十五翰[粵 語]:taan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鳥字部】 鴠;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486第12【廣韻】【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音旦。?旦,鳥也?!驹鲰崱?旦,求旦之鳥,似雞,晝夜常鳴?!緭P子·方言】周魏齊宋之閒謂之獨春,自關(guān)而東謂之城旦,秦隴之內(nèi)謂之鶡鴠?!径Y·月令】仲冬,鶡旦不鳴。又【集韻】黨旱切,音亶。義同?!鸢殆燌},因求旦之聲得名,本作盍旦?!抖Y坊記》引《詩》相彼盍旦,尙猶患之?;蜃麝碌??!对铝睢纷鼯煹?,《廣志》作侃旦,《方言》作鶡鴠,別作鳱鴠、?鴠、渴旦。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