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qián
  • 拼音:qian
  • 注音:ㄑㄧㄢ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中右結(jié)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RVFP
  • 五筆98:RVGP
  • 五行:
  • Unicode:U+63F5
  • 四角號碼:55040
  • 倉頡輸入法:QNKQ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揵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ián
  • 揵字筆順
    橫豎橫折橫橫橫橫豎折捺
  • 揵字的組詞
    關(guān)揵 石揵 幽揵
  • 基本解釋

    qián ? ㄑㄧㄢˊ ◎ 用肩扛。 ◎ 舉,揚(yáng):“揵鰭掉尾,振鱗奮翼。” ◎ 豎立:“揵六枳而為籬兮。” ◎ 拔癩● jiǎn ? ㄐㄧㄢˇ ◎ 難。

  • 漢語字典

    [①][jiàn][《廣韻》居偃切,上阮,見。](1)同“楗”。門閂。(2)同“楗”。關(guān)閉;堵塞。(3)同“楗”。用以堵塞決口的柱樁。(4)接,接壤。(5)見“揵毒”。(6)同“毽”。參見“揵子”。[②][qián][《廣韻》渠焉切,平仙,羣。][《廣韻》居偃切,上阮,見。](1)舉起;翹起。(2)謂以肩舉物。(3)豎立。

    音韻參考

    [廣 韻]:渠焉切,下平2仙,qián,山開三平仙B群[平水韻]:下平一先·上聲十三阮[國 語]:qián,jiàn[粵 語]:kin4[閩南語]:khaiN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中】【手字部】 揵;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445第04【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焉切,音乾。舉也。以肩舉物也。【後漢·輿服志】揵弓韣九鞬。 又【集韻】渠言切,健平聲。亦舉也?!驹姟ば⊙拧ぞ眢屓缦姽{】蠆尾末揵然。【司馬相如·上林賦】揵鰭掉尾,振鱗奮翼。 又【韻會】丘言切,音?。又【集韻】【韻會】??巨偃切,健上聲。義??同?!∮珠]也。與楗通?!厩f子·庚桑楚】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將內(nèi)揵。內(nèi)韄者不可繆而捉,將外揵?!驹]】韄,縛也。揵,閉塞也?!厩皾h·溝洫志】塞瓠子決河,下淇園之竹以爲(wèi)揵。【註】樹竹塞水決之口,稍稍布插按樹之,水稍弱,補(bǔ)令密,謂之揵,以草塞其衷,乃以土塡之?!∮至⒎饨缫??;蛟唤右??!厩皾h·賈誼傳】梁起於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陽,包??以南,揵之江?!驹]】揵謂立封界也?;蛟唤右??!∮謭?jiān)也?!緩埡狻に??賦】左靑琱以揵芝,右素威以司鉦?!∮帧咎祈崱烤淤惹小炯崱考o(jì)偃切,??建上聲。亦舉也。又難也?!∮帧厩皾h·賈誼傳註】師古曰:鉅偃反。 又【集韻】【韻會】??九件切,音蹇。義同。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