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qiǎng
  • 拼音:qiang
  • 注音:ㄑㄧㄤˇ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XXKJ
  • 五筆98:XXKJ
  • 五行:
  • Unicode:U+7E66
  • 四角號碼:26936
  • 倉頡輸入法:XVFN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繦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iǎng
  • 繦字筆順
    折折捺捺捺捺折橫折豎折橫豎折橫豎橫捺
  • 繦字的組詞
    褓繦 貫繦 荷繦 緡繦
  • 基本解釋

    qiǎng ? ㄑㄧㄤˇ ◎ 同“襁”。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qiǎng? 〈名〉 (1) 成串的銅錢。引申為穿錢的繩子 [a string of copper coins;string] 繦,觕纇也?!墩f文》 輸租繦屬不絕。——《漢書·兒寬傳》 臧繦千萬?!稘h書·食貨志》 繦至而輻輳?!妒酚洝へ浿沉袀鳌? (2) 又如:繦至(絡(luò)繹不絕而來) (3) “襁”的異體字。襁褓 [swadding clothes] 鮑幼弱,在荷繦之中?!赌印っ鞴硐隆? 不谷免衣繦褓?!秴问洗呵铩ぶ敝G》

  • 漢語字典

    [①][qiǎng][《廣韻》居兩切,上養(yǎng),見。]亦作“繈1”。(1)繩索。特指穿錢的繩索。亦指穿好繩的錢貫。(2)通“襁”。背小兒用的布帶。參見“繦緥”。

    音韻參考

    [廣 韻]:居兩切,上36養(yǎng),jiǎng,宕開三上陽見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