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li
  • 注音:ㄌㄧ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上下結(jié)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FITW
  • 五筆98:FTDW
  • 五行:
  • Unicode:U+6584
  • 四角號碼:58298
  • 倉頡輸入法:JKMD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斄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斄字筆順
    橫橫豎撇捺撇橫撇捺橫撇橫撇捺撇捺豎撇捺
  • 基本解釋

    lí ? ㄌㄧˊ ◎ 硬而鬈曲的毛,可以絮衣服。 ◎ 牦牛:“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 漢語字典

    [①][lí][《廣韻》里之切,平之,來。](1)硬而卷曲的毛。(2)牦牛。參見“斄牛”。[②][tái][《廣韻》落哀切,平咍,來。][《集韻》湯來切,平咍,透。]古縣名。原為周后稷封地。秦時置縣。東漢初廢。故址在今陜西省武功縣西南。

    音韻參考

    [廣 韻]:里之切,上平7之,lí,止開三平之來[國 語]:lì,lí,tái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下】【攴字部】 斄;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476第18〔古文〕??【集韻】湯來切,同邰?!厩皾h·地理志】右扶風斄,周后稷所封?!驹]】同邰?!虬醋謴∮忠綦x,訓斄牛,非是。集韻,犂牛字從??。犂字從??,作??下??。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