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ú,zhuó
  • 拼音:zhu
  • 注音:ㄓㄨˊ,ㄓㄨㄛˊ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2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KHLJ
  • 五筆98:KHLJ
  • 五行:
  • Unicode:U+8E85
  • 四角號碼:66127
  • 倉頡輸入法:RMWL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429
提交資料
  • 躅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ú,zhuó
  • 躅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豎橫豎折豎豎橫撇折豎折橫豎橫捺
  • 躅字的組詞
    蹭躅 塵躅 芳躅 風(fēng)躅 高躅 高躅 軌躅 紅躑躅 繼躅 迥躅 局躅 鑾躅 前躅 山躑躅 盛躅 束躅 跳躅 往躅 雅躅 懿躅 逸躅 儀躅 幽躅 余躅 遠(yuǎn)躅 躓躅 躑躅 踵躅 躅足 躅躅 躅蹢 躅躑 躅天 躅路 躅陸 躅蹐 追躅
  • 基本解釋

    zhú ? ㄓㄨˊ ◎ 〔躑躅〕見“躑”。 ◎ 足跡。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zhú? 〈名〉 (1) 足跡 [foot mark;rack] 躅,蹢躅也。從足,蜀聲。——《說文》。按,跡也。 三輔謂牛蹄處為躅?!兑磺薪?jīng)音義》引《漢書敘傳音義》 企望塵躅。——《爾雅序》 塵游躅于蕙路。——南朝齊· 孔稚珪《北山移文》 (2) 又如:躅路(行走的足跡)詞性變化 zhú? 〈動〉 (1) 用于“躑躅”。徘徊不行 [pace up and down] 羸豕孚蹢躅?!兑住ァ? (2) 又如:躅躑(徘徊) (3) 踐踏;踏踩 [trample] 師曠東躅其足?!吨軙ぬ訒x》。注:“東躅,蹋也?!? 朝露白如玉,我不敢躅,恐濕我足。——劉明《雞鳴一首贈宗文侄》 (4) 又如:躅躅(行走的樣子);躅足(猶跺腳);躅陸(頓足跳躍的樣子);躅蹐(小步行走) (5) 另見 zhuó基本詞義 zhuó 〈名〉 (1) 足跡 [footprint] 躅,鉦躅也。從足,蜀聲?!墩f文》。按,跡也。 塵游躅于蕙路?!铣R· 孔稚圭《北山移文》 (2) 又如:躅路(道路) (3) 功績 [achievement] 校長程君 仲沂及奉職斯校之諸君子,低回遺躅,觀感實深?!?梁啟超《戴東原圖書館緣起》 (4) 另見 zhú?

  • 漢語字典

    [①][zhú][《廣韻》直録切,入燭,澄。]亦作“1”。亦作“1”。(1)見“躅躑”、“蹢2躅”。(2)踩踏;頓足。(3)指鳥的跳躍。[②][zhuó][《集韻》直角切,入覺,澄。](1)足跡;蹤跡。(2)喻人的行為、業(yè)跡。

    音韻參考

    [廣 韻]:直録切,入3燭,zhú,通開三入鍾澄[平水韻]:入聲二沃·入聲三覺[粵 語]:zu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足字部】 躅;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1234第32〔古文〕??【唐韻】直錄切【集韻】【韻會】廚玉切,??音蠋?!菊f文】蹢躅。詳蹢字註?!臼酚洝せ搓浐顐鳌框U驥之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帧拒髯印ざY論篇】躑躅焉?!驹]】躑躅,以足擊地?!∮帧炯崱恐苯乔?,音濁?!绢惼扣E也?!厩皾h·敘傳】伏孔周之軌躅?!∮帧卷嵮a】葉直律切【韓愈·樊宗師墓銘】文從字順,各識職,有欲求之,此其躅。 【廣韻】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