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ji
  • 注音:ㄐㄧ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9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YOPI
  • 五筆98:YOPI
  • 五行:
  • Unicode:U+8FF9
  • 四角號碼:30303
  • 倉頡輸入法:YYLC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1623
提交資料
  • 跡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跡字筆順
    捺橫撇豎撇捺捺折捺
  • 跡字的組詞
    愛跡 安跡 霸跡 拔樹削跡 拔跡 敗跡 瘢跡 寶跡 筆跡測評師 避影斂跡 避跡違心 避跡藏時 避跡 筆跡 閉門掃跡 閉跡 比肩接跡 比肩疊跡 比肩迭跡 比跡 擯跡 伯跡 捕跡 不拘形跡 不跡 參跡 藏蹤躡跡 廁跡 鏟跡銷聲 鏟跡 朝跡 超跡 車轍馬跡 車跡 車塵馬跡 陳跡 塵跡 徵跡 騁跡 齒跡 蟲言鳥跡 蟲書鳥跡 黜跡 創(chuàng)跡 垂跡 辭跡 從跡 粗跡 竄跡 竄端匿跡
  • 與跡相關(guān)的成語
    避影斂跡 變跡埋名 藏蹤躡跡 鏟跡銷聲 車塵馬跡 車轍馬跡 蟲言鳥跡 蟲書鳥跡 竄端匿跡 杜門屏跡 杜門絕跡 杜門晦跡 遁身遠跡 遁跡銷聲 遁跡桑門 遁跡匿影 遁跡空門 遁跡黃冠 遁跡方外 遁跡藏名
  • 基本解釋

    jì ? ㄐㄧˋ ◎ 腳?。痕欅E。足跡。血跡。筆跡。 ◎ 物體遺留下的印痕:印跡。 ◎ 前人遺留下的事物:古跡。實跡。 ◎ 追尋蹤跡:“漢求將軍急,跡且至臣家”。 ◎ 據(jù)實跡考知:“跡漢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英文翻譯

    mark   remains   ruins   trace   vestige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跡、蹟 jì? 〈名〉 (1) 同本義 [footmark] 趙主父令工施鉤梯而緣 播吾(山名),刻疏人跡其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2) 又如:浪跡天涯;人跡(人的足跡);人跡罕至;跡蹈(重復走過的路);跡狀(行跡);跡響(蹤跡和聲響) (3) 留下的印子 [mark] 蟆入草間,躡跡披求?!读凝S志異·促織》 (4) 又如:痕跡;血跡;筆跡;墨跡 (5)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remains] 故平公之跡不可明也?!俄n非子·難一》 (6) 又如:古跡;勝跡;古城墻的遺跡;史跡;跡相(表露出來的不很顯著的情況,可借以推斷過去或?qū)? (7) 通“績”。功勞 [achievement;merit] 如是則其跡長矣?!盾髯印ふ?b>詞性變化 ◎ jì? 〈動〉 (1) 追蹤;追尋 [shadow] 邏者見之,知非其國人也,跡其所憩執(zhí)之。——岳珂《桯史》 (2) 又如:跡察(尋跡察訪);跡盜(跟蹤查捕盜賊);跡訪(尋訪) (3) 遵循 [follow]。如:跡附(追隨)

  • 漢語字典

    [①][jī][《廣韻》資昔切,入昔,精。]亦作“跡1”。亦作“蹟1”。(1)腳??;足跡。(2)痕跡。(3)指手跡。(4)形跡;行動。(5)業(yè)績;事跡。(6)追蹤;追尋。(7)至;蹈。(8)遵循;仿效。(9)考核;推究。(10)量詞。相當于“步”。

    音韻參考

    [廣 韻]:資昔切,入22昔,ji,梗開三入清精[粵 語]:zik1[閩南語]:chek4,chiah4,jiah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下】【辵字部】 跡;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255第26〔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菊f文】步處也?!緩V韻】足跡也?!咀髠鳌ば辍窟w大國之跡于鄭?!厩皾h·揚雄傳】擬足而投跡?!净茨献印ふf山訓】足蹍地而爲跡。 又凡功業(yè)可見者曰跡?!緯の涑伞刻跽鼗踣E?!厩皾h·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跡?!∮址睬叭怂z留者曰跡?!厩f子·天運篇】《六經(jīng)》先王之??跡也。 又凡有所遵循亦曰跡?!緯げ讨僦繝柲诉~跡自身?!驹]】仲無所因,故曰邁跡。【前漢·平當傳】深跡其道,而務(wù)修其本?!驹]】謂求其蹤跡?!∮址灿行慰梢娬呓栽慧E。【淮南子·說山訓】循跡者,非能生跡者也?!咎茣の横鐐鳌控M有君臣同心事形跡者?!∮盅瓕嵍贾嘣慧E?!厩皾h·功臣表】跡漢功臣。又【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跡得失也?!∮诛L跡,風化之跡也?!踞釢h·朱浮傳】頗欲厲風跡?!∮舟E射,尋跡而射也?!肚皾h·王尊傳》將跡射士千人?!∮舟E人,官名?!局芏Y·地官·跡人註】跡之言跡。知禽獸處也?!∮峙c跡同?!疚闹凶印栆灼啃嫩E之判久矣。 又與蹟通。【詩·小雅】念彼不蹟?!驹]】謂不循故道也。 又葉卽略切,音爵?!娟憴C·演連珠】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佇立之跡。 【集韻】或作??、????甲C:〔【前漢·平當傳】深跡其道,而務(wù)修其本?!驹]】謂循其蹤跡?!场≈斦赵]循改求。〔【後漢·西域傳】漢有跡射?!场≈敯瘁釢h西域傳無此語,查係王尊傳,今改前漢王尊傳將跡射士千人。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