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婦女赤白帶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辨證】陰虛內(nèi)熱。

    【治法】清熱利水,和營止帶。

    【方名】清氣養(yǎng)榮湯。

    【組成】當歸4.5克,生地4.5克,香附4.5克,地榆4.5克,茯苓2.4克,澤瀉2.4克,黃連2.4克,山萸肉2.4克,燈心30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丹臺玉案》卷五。

    中藥處方(二)

    【辨證】肝腎不足,氣血兩虛。

    【治法】補氣養(yǎng)血,益腎健脾。

    【方名】加減八物湯。

    【組成】當歸6克,川芎6克,白術(shù)6克,酒炒白芍6克,生地黃6克,人參(去蘆)6克,茯苓6克,山藥6克,酒炒杜仲6克,炒香附6克,甘草3克,烏梅1個。

    【用法】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服。

    【出處】《萬病回春》卷六。

    中藥處方(三)

    【辨證】氣不攝血,脾虛兼濕痰。

    【治法】健脾燥濕。

    【方名】八君子湯。

    【組成】當歸4.5克,生地4.5克,香附4.5克,地榆4.5克,茯苓2.4克,澤瀉2.4克,黃連2.4克,山萸肉2.4克,燈心30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陳素閹婦科補解》卷一

更多中藥材
  • 首先說一下這個寒熱錯雜癥啊,這是中醫(yī)一個癥型名詞,這個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癥,又有熱癥,有哪幾種情形呢?其實在臨床我們常見的類型,一種就是濕熱證,這個濕熱證呢,我們說中醫(yī)體內(nèi)有濕熱之邪,患者就問,我濕熱為什么我還怕冷,這個就是取......
  • 脾虛呢,大家在臨床都比較熟悉了,患者去看病的時候,大夫都會說脾虛,脾虛包括氣血不足,包括脾氣虛,包括胃陰虛,包括脾氣虛是不是夾有濕盛,這個呢,在臨床上大家要多了解一些,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脾虛就補脾,就補氣血,平常日吃點黃芪,是不是氣血就會......
  • 這個患者呢,是一個42歲的男性,他來找我的時候主要表現(xiàn)就是這個,怕冷,乏力,腹部胸部一個脹悶,還有呢就是平時工作的時候容易生氣,心煩,晚上睡覺呢也是特別容易做噩夢。我看了一下他的脈象呢,是弦滑脈,苔是白膩,有齒痕。從上面這些表現(xiàn)呢,中醫(yī)就給......
  • 它分三種吧,一種是潰瘍性結(jié)腸炎,一種是克羅恩病,還有一種呢,腸鏡經(jīng)常打出這樣的報告的,慢性結(jié)腸炎,結(jié)腸炎癥改變,結(jié)腸表面不光滑啦,有充血,水腫啊,甚至有一點點滲血了,重的呢可能會有糜爛,這個就是結(jié)腸炎在腸鏡下的表現(xiàn)。對于患者來講呢,一般患者......
  • 就是這個濕啊,主要是從我們脾胃來的啊,因為中醫(yī)講究脾胃是來運化水濕的,脾胃的功能減弱啊,也就是脾胃氣虛了,運化水濕的功能下降,就會導(dǎo)致這個水濕之氣在人體內(nèi)積聚,積聚以后成為這個濕邪,我們一般就叫做寒濕。濕邪呢分為寒濕,也分為這個濕熱,就這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