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辰砂(研)、白術(shù)(去蘆)、豬苓(去黑皮)、澤瀉(洗)、赤茯苓(去皮),各十二兩。肉桂(去粗皮)八兩。
上為細末。
治傷寒表里末解,頭痛發(fā)熱,心胸郁悶,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譫語,如見神鬼,及治瘴瘧煩悶未省者。
每服二錢,沸湯點服,不拘時。
如中暑發(fā)渴,小便赤澀,用新汲水調(diào)下。
小兒五心煩熱,焦躁多哭,咬牙上攛,欲為驚狀,每服半錢,溫熟水調(diào)下。
苓砂散
辰砂(研)12兩,白術(shù)(去蘆)12兩,木豬苓(去黑皮)12兩,澤瀉(洗,銼)12兩,赤茯苓(去皮)12兩,肉桂(去粗皮)8兩。
清導(dǎo)小便。主傷寒表里未解,頭痛發(fā)熱,心胸郁悶,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譫語,如見鬼神,及瘴瘧煩悶未省者;中暑發(fā)渴,小便赤澀,五心煩熱,焦躁多哭,咬牙上竄,欲為驚狀。小兒邪熱在心之夜啼證。
苓砂散(《衛(wèi)生總微》卷七)。本方方名,《永類鈐方》引作“朱砂五苓散”。
辰砂(另乳)、白術(shù)、茯苓、豬苓、澤瀉、肉桂、炒芩、黃連(炒)。
退心經(jīng)火邪,利小便。主麻退之后,余熱未盡,熱乘于心,日夜煩躁,狂言妄語,人事不清。
燈心湯下。
五冬散加辰砂、滑石、木通。
分陰陽,利水道。主熱瀉煩譫。
燈心湯為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辰砂(研)、白術(shù)(去蘆)、豬苓(去黑皮)、澤瀉(洗)、赤茯苓(去皮),各十二兩。肉桂(去粗皮)八兩。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傷寒表里末解,頭痛發(fā)熱,心胸郁悶,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譫語,如見神鬼,及治瘴瘧煩悶未省者。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沸湯點服,不拘時。
如中暑發(fā)渴,小便赤澀,用新汲水調(diào)下。
小兒五心煩熱,焦躁多哭,咬牙上攛,欲為驚狀,每服半錢,溫熟水調(diào)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局方》卷二(寶慶新增方):辰砂五苓散別名苓砂散
處方辰砂(研)12兩,白術(shù)(去蘆)12兩,木豬苓(去黑皮)12兩,澤瀉(洗,銼)12兩,赤茯苓(去皮)12兩,肉桂(去粗皮)8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清導(dǎo)小便。主傷寒表里未解,頭痛發(fā)熱,心胸郁悶,唇口干焦,神思昏沉,狂言譫語,如見鬼神,及瘴瘧煩悶未省者;中暑發(fā)渴,小便赤澀,五心煩熱,焦躁多哭,咬牙上竄,欲為驚狀。小兒邪熱在心之夜啼證。
用法用量苓砂散(《衛(wèi)生總微》卷七)。本方方名,《永類鈐方》引作“朱砂五苓散”。
摘錄《局方》卷二(寶慶新增方)《種痘新書》卷十一:辰砂五苓散處方辰砂(另乳)、白術(shù)、茯苓、豬苓、澤瀉、肉桂、炒芩、黃連(炒)。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退心經(jīng)火邪,利小便。主麻退之后,余熱未盡,熱乘于心,日夜煩躁,狂言妄語,人事不清。
用法用量燈心湯下。
摘錄《種痘新書》卷十一《種痘新書》卷十二:辰砂五苓散處方五冬散加辰砂、滑石、木通。
功能主治分陰陽,利水道。主熱瀉煩譫。
用法用量燈心湯為引。
摘錄《種痘新書》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