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查古籍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夫氣勞者。由臟腑虛弱。陰陽不和。喜怒無常。勞役過度之所致也。是以百病之由。皆生于相搏羸瘦
方
沉香丸
治氣勞。肢體疼痛。心腹妨悶。減食無力。日漸羸瘦。怠惰呻吟。
沉香(銼)木香芎白茯苓(去皮)牛膝(酒浸切焙)楝實(炮)白附子人參石浸切焙)澤瀉飛各半兩)入眾藥末和搗。丸
木香湯
治氣勞。身體羸瘦。四肢力少。面色萎黃。飲食減少。嘔逆痰沫。咳嗽胸滿。
木香枸杞子沉香山芋附子(炮去皮臍)天麻半夏(洗七次焙)秦艽(去苗土)當(去瓤麩炒)搗如麻豆。每
沉香湯
治氣勞。心胸不利。日漸羸瘦。四肢沉倦。飲食無味。骨節(jié)酸痛。小便黃赤。營衛(wèi)
沉香桂(去粗皮)檳榔當歸(切焙)芎干姜(炮各半兩)人參白茯苓(去皮)前柴胡訶黎勒皮甘草(炙)五味子(各一兩)半夏(湯浸七次姜汁浸一夕焙干二兩)上為銼如麻豆
天門冬丸
治氣勞??人源?。下焦虛損。上焦煩熱。四肢羸瘦。
天門冬(去心焙)鱉甲(去裙醋炙)麥門冬(去心焙)熟干地黃(焙各二兩)人參黃(子(炒)石菀(去苗去
附子丸
治氣勞。心腹疼痛。飲食減少。四肢羸瘦。五臟虛損。順氣開胃。
附子(炮去皮臍)干姜(炮)白術(shù)甘草(炙銼各一兩)桃仁(去皮尖雙仁炒半兩)肉蓯蓉味同煮酒盡香檳榔(銼)嚼下。如上氣喘。不
香甲湯
治氣勞。不思飲食。身體疼痛。胸膈妨悶。
沉香(銼)青木香人參白茯苓(去皮)柴胡(去苗)檳榔(銼)桂(去粗皮)黃赤甲(去裙煎
水浸鱉甲湯
治氣勞羸瘦。四肢疼痛。心腹妨悶。不思飲食。
鱉甲(九肋者去裙醋炙)升麻柴胡(去苗)人參白茯苓(去皮)檳榔(銼)肉豆蔻(去殼)訶黎勒皮犀角(鎊)青皮(浸去白焙)陳皮(浸去白焙)甘草(炙銼)縮砂仁茴空心
貍骨丸
(出圣惠方)
治氣勞熱。骨體痛。心神恍惚。夜不安。小便赤黃。口干眼澀。
貍骨(炙令焦黃)連翹(各一兩)土瓜根山茱萸玄參黃芩胡燕糞朱砂(細研水飛(去蘆頭)丸。
木香散
(出圣惠方)
治氣勞。心胸不利。腹中多氣。少思飲食。四肢無力。
木香(三分)訶黎勒(煨用皮)前胡(各一兩去蘆頭)白術(shù)丁香人參(去蘆頭各半兩)濃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鱉甲(各一兩涂醋炙令微黃去裙)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桂心當歸檳榔赤茯苓(各半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分)上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姜半分。棗二個。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桃仁散
(出圣惠方)
治虛勞。氣弱羸瘦。腹脅痞堅。臍下冷痛。不欲飲食。
桃仁(二分湯浸去皮尖兩仁麩炒微黃)吳茱萸(湯浸七次焙干微炒)木香(各半兩)京三棱胡(一兩去苗)赤銼)上為服。
三棱散
(出圣惠方)
治氣勞。心腹積聚。兩脅妨悶。四肢無力羸瘦。不能起止。
京三棱(一兩炮裂)木香(三分)鱉甲(三兩涂醋炙微黃去裙)當歸(三分)陳橘皮(一榔(各三分)兩)上為散
陳橘皮散
(出圣惠方)
治氣勞。脾胃乏弱。飲食不消。四肢羸瘦。
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濃樸(三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熟)神曲(一兩炒)木香(半用皮)白豆上為末。
蓽澄茄散
(出圣惠方)
治氣勞。心腹疼痛。吃食減少。四肢羸瘦。
蓽澄茄(三分)白術(shù)(一兩)黃(銼)附子(炮裂去皮臍)草豆蔻(各三分去皮)桂心(半膝(三分去苗)一中盞。
入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丁香散
(出圣惠方)
治氣勞。脾胃久弱。嘔唾不納飲食。四肢羸瘦。漸加乏力。
丁香(三分)半夏(半兩湯洗七次去渣)白術(shù)前胡(去蘆頭)桂心人參(各三分去蘆頭)茯苓(各三散。每服三
濃樸散
治氣勞。心腹脹滿。吃食不得。胸膈煩悶。面色萎黃。身體無力。不能行履。
濃樸(去粗皮生姜炙銼)白術(shù)青木香(半兩)柴胡(去苗)石斛(去根)肉豆蔻(去殼)鱉甲(去裙醋炙)犀角(鎊)白茯苓(去皮)人參甘草(炙各一兩)地骨皮(三兩)上為
鱉甲湯
治氣勞。或冷或熱。不思飲食。多睡少起。四肢沉重。
鱉甲(九肋者童便浸半月醋炙去裙用二兩)柴胡胡黃連木香人參白茯苓(去皮)桔為散。每服三錢
訶黎勒皮
(出圣惠方)
治氣勞羸瘦。四肢無力疼痛。心腹妨悶。不欲飲食。
訶黎勒皮(煨用皮)鱉甲(各一兩涂醋炙黃去裙)防葵(三分)柴胡(去苗一兩)陳橘皮兩)白術(shù)赤芍藥(各三分)檳榔(一兩)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
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莧菜。
蓽茇丸
(出圣惠方)
治氣勞。內(nèi)腸時不欲食。四肢厥冷。面色青黃。
蓽茇白術(shù)肉豆蔻(各三分去殼)訶黎勒(煨用皮)附子(各一兩炮裂去皮臍)干姜(各分去白瓤焙)
沉香散
(出圣惠方)
治氣勞。心腸滿悶。身體羸瘦。腳膝微腫。不能飲食。
沉香(半兩)紫蘇子(三分)赤茯苓木香(半兩)訶黎勒(煨用皮)柴胡(去苗)鱉甲(兩)上
前胡丸
(出圣惠方)
治氣勞。心胃噎塞。不下飲食。漸加羸弱。
前胡(一兩去蘆頭)木香枳實(各三分麩炒微黃)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鱉甲(涂醋炙桃仁(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生姜橘皮湯下二十丸。忌莧菜。
人參橘皮湯
(一名人參半夏湯)
治氣勞。心胸煩悶。痰涎壅塞。不思飲食。頭目昏眩。
黃連煎丸
(出圣惠方)
治氣勞骨蒸。兼治虛勞骨熱。
黃連(去須)紫菀(去苗)天靈蓋(酥炙微黃)甘草(炙微赤銼)青葙子(各二兩)柴胡(溫
陳橘皮湯
治氣勞。心腹妨悶。不欲飲食。
陳橘皮(浸去白焙一兩)甘草(炙銼二兩)訶黎勒皮(三兩)桃仁(五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兩
治一切童男室女。如有未房室之勞。卻有思想之志。因而感得勞氣。五心煩躁。夜
夢不祥。唇口干焦。發(fā)寒發(fā)熱。小便常澀。赤白不定。精神不足??跓o滋味。
(出護命方)犀角麥門冬(去心)柴胡(去苗)黃芩前胡(去苗)貝母(去心)桑寄生桔梗木香后臨臥此方
治童男室女。腎受勞氣方。
(出護命方)續(xù)斷(一兩)茯苓(半兩)鱉甲(醋炙黃)芎巴戟(去心)天靈蓋(酥炙黑色各一分)(酒)少許同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