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導引功法名著。托名南北朝時印度高僧達摩傳(一說托名唐初李靖傳)。流派甚多,主要有三種:“衙門藏版”《易筋經(jīng)》(附《洗髓經(jīng)》一卷,故又名《洗髓易筋經(jīng)》)十二勢;《中外衛(wèi)生要旨》三套二十二勢;《少林內(nèi)功秘傳》二十四勢。二十四勢。十二勢分韋馱獻杵(又分一、二、三勢)、摘星換斗、倒拽九牛尾、出爪亮翅、九鬼拔馬刀、三盤落地、青龍?zhí)阶Α⑴P虎撲食、打躬、掉尾等功法,各詳見該條。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導引功法名著。托名南北朝時印度高僧達摩傳(一說托名唐初李靖傳)。流派甚多,主要有三種:“衙門藏版”《易筋經(jīng)》(附《洗髓經(jīng)》一卷,故又名《洗髓易筋經(jīng)》)十二勢;《中外衛(wèi)生要旨》三套二十二勢;《少林內(nèi)功秘傳》二十四勢。二十四勢。十二勢分韋馱獻杵(又分一、二、三勢)、摘星換斗、倒拽九牛尾、出爪亮翅、九鬼拔馬刀、三盤落地、青龍?zhí)阶Α⑴P虎撲食、打躬、掉尾等功法,各詳見該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