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瘰疬丸

    《瘍醫(yī)大全》卷十八:瘰疬丸處方

    牡蠣(煅)元參(炒)各150克 土茯苓(炒)75克

    制法

    上藥于端午日共磨細,用酒打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治瘰疬。

    用法用量

    患在上身,每清晨酒下7.5克,晚上6克,患在下身,早服6克,晚服7.5克,自然漸消。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八《廣筆記》卷三:瘰疬丸處方

    貝母(去心)2兩,天花粉1兩5錢,玄參1兩5錢,甘草1兩5錢,斑蝥(米炒,去頭足,聽用),肥皂2斤(每一肥皂去核,入斑蝥4個,線縛,蒸,取出,去斑蝥并肥皂皮筋),凈肉10兩。

    制法

    上為末,共搗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瘰疬。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白滾湯送下。服后腹疼,勿慮,此藥力追毒之故。

    摘錄《廣筆記》卷三《外科十三方考》:瘰疬丸處方

    臭牡丹(全株)。

    制法

    研末為丸。

    功能主治

    瘰疬不論已潰未潰。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夏枯草煎湯送下,日3次。約4-5日略可見效,輕者1月,重者3月,即可痊愈。

    摘錄《外科十三方考》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補骨脂(炒)1兩,巴戟天(去心)1兩,桑螵蛸(炒)1兩,菟絲子(酒浸3日,別搗)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熟干地黃(焙)1兩,干姜(炮)半兩,枳殼(麩炒,去瓤)3分。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滑數(shù)。用法用量......
  • 《世醫(yī)得效方》卷十五:八味還睛散處方白蒺藜(炒、去尖)防風 粉草(炙)木賊 山梔(炒、去殼)各15克 草決明30克 (炒)青葙子0.3克(微炒)蟬蛻0.3克制法上藥為末。功能主治肝肺風熱所致滑翳,有如水銀珠子,但微含黃色,不疼不痛,無淚,遮......
  • 處方紫丹參30克,懷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馬兜鈴30克,鉤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細)。功能主治清肝熄風,活血散瘀。主肝經(jīng)熱盛,痰濁中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摘錄來春茂方......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八味順氣散處方人參(一錢半) 白術(shù)(一錢半) 茯苓(去皮.一錢半) 青皮(一錢半) 陳皮(去白.一錢半) 白芷(一錢半) 烏藥(一錢半) 甘草(七分半)功能主治凡有風之人先服此藥順氣,次進風藥。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
  • 處方紫蘇葉半兩,半夏曲半兩,紫菀半兩,五味子半兩,陳橘皮(去白)半兩,甘草(炙)半兩,杏仁2兩(湯浸,去皮尖,麩炒),桑白皮1兩半。功能主治肺感風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滿,語聲不利,面目浮腫,肺氣不順。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八味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