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百家姓
源流一
西亞安息國(古帕提亞帝國,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國名為姓氏,稱安帕提亞氏。到了漢朝時期,漢武帝劉徹派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抵達(dá)安息國以后,中國與安息國開始有了往來。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他不愿當(dāng)國王而向往佛學(xué),想當(dāng)僧人,于是就將王位讓給叔父,自己出家為僧。東漢桓帝劉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來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后便定居了下來。
在安清的后裔子孫、以及當(dāng)時隨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漢的侍從隨員們,皆以原國名的漢譯名稱為姓氏,稱安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安氏正宗。有相當(dāng)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時期中西亞的昭武九國,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國名“安國”為氏留居中原,并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后省文簡化為安氏。
唐玄宗在唐朝時期“安史之亂”中的禍?zhǔn)装驳撋剑瓰榭凳?,是中西亞?ldquo;昭武九姓”中康國人的后裔,后隨繼父姓冒姓為安氏,其后代遂以安為姓氏,稱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舊五代史》卷一二三《安叔千傳》載:“安叔千,沙陀三部落之種也。父懷盛,事唐武皇,以驍勇聞。”《新五代史》卷五一《安從進(jìn)傳》載:“安從進(jìn),沙陀振武索葛部人也。祖、父皆事唐為騎將。”(注:《新五代史》卷4《莊宗紀(jì)》注)沙陀、薩葛、安慶三部落。而薩葛索葛,亦即粟特之不同音譯。粟特為中亞古國,所謂昭武九姓多指的就是粟特人,作為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國,粟特人。安叔千、安從進(jìn)其先世仍為中西亞安國人。 河南洛陽等地區(qū):洛陽為東漢、魏、晉、北魏首都,因此從東漢以來,包括安息國和安國在內(nèi)東遷到中原的胡人侍子和商賈,紛紛涌向這里?!堵尻栙に{(lán)記》卷三記載了北魏時期洛陽城內(nèi)胡商云集的盛況:“自蔥嶺以西,至于大秦(漢朝時的東羅馬),百國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販客,日奔塞下,……樂中國土風(fēng),因而宅者,不可勝數(shù)。是為附化之民,萬有余家。”此“百國千城”的“商胡販客”,當(dāng)然包括安息和安國的商人在內(nèi)。唐代安姓胡人中,有不少占籍河南。如前面提到的安師、高宗時處士安靜為河南洛陽人;處士安神儼為河南新安人等等。而一些籍貫為他地的安姓胡人,也有許多卒于或葬于洛陽,如前面提到的安懷,高宗時陪戎都尉安度,玄宗時祁州祁山府果毅安思節(jié)等。這說明他們生活或活動的地方已經(jīng)主要在洛陽了。 安祿山 ,中亞人 ?!锻ㄖ尽匪?ldquo;望出”河內(nèi)(洛陽)的安姓,也主要指的是安姓胡人。
源流三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安遲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吐谷渾部中有安遲氏族,后被鮮卑拓拔部所吞并。
北魏王朝建立后,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遷都洛陽后實施全面漢化改革措施,將其改為漢姓安氏,其后代多稱安氏,后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欽定八旗通志·烈女傳》中記載:
⑴.滿族額勒赫氏,滿語為Elhe Hala,漢義“平安、康泰”,世居綏分(今黑龍江東寧)、愛琿(今黑龍江黑河愛琿)、黑龍江沿岸等地。后改漢字單姓為安氏。蒙古族族中原有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化為滿族姓氏后,其后均改漢字單姓為安氏。
⑵.滿族昂剛氏,亦稱昂岡氏,滿語為Aangang Hala,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世居烏蘭塔塔爾(今內(nèi)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一帶(今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安氏,少數(shù)為漢姓剛氏、岡氏。
源流五
源于回族,出自唐朝時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區(qū)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嘎宛思,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安氏是中國回 族的古老姓氏之一,為回 族著姓。唐太宗李世民執(zhí)政時期,有從西域阿拉伯地區(qū)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嘎宛思,后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與王、安、萬音相諧,故其后裔子孫便依漢俗改為漢姓王氏、安氏、萬氏。另外,安息國人(今伊朗)安腓汗之子安附國,于唐貞觀初年(公元627年)率部族五千余人來華定居,被唐太宗安置在維州(今四川茂縣),后被授封左右衛(wèi)大將軍、定襄郡公,其子孫后代皆以原國名之諧音漢字稱漢姓為安氏。
明朝時期來中國的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島)東王巴都噶·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魯,其后裔融入回族后,也取漢姓為安氏,現(xiàn)其家族主要在山東德州、天津兩地繁衍。
源流六
源于奚族,出自唐朝時期奚族人,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回鶻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為漢姓留居中原地區(qū),并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諸部,屬于帝王賜姓改姓為氏。明朝時期,有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達(dá)色等族人歸附大明政府,其后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漢姓為安氏,意為“安分守己”,其后代子孫以漢姓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
源于彝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明、清兩朝時期,在西南地區(qū)生息的彝族中有沙瑪氏、村密氏、吉巴氏等眾多部落,后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的改土歸流運動中,均流改漢姓為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九
源于達(dá)斡爾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志》記載:達(dá)斡爾族阿爾丹氏,世居黑龍江地區(qū)。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rdan Hala。
清朝中葉以后,達(dá)斡爾族阿爾丹氏多改漢姓為安氏。
源流十
源于錫伯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錫伯族安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錫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遼寧大連莊河)。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ngiya Hala。
清朝中葉以后,錫伯族、滿族安佳氏多改漢姓為安氏。
源流十一
源于外夷,出自清朝時期沙俄侵略軍俄羅斯族、哥薩克族戰(zhàn)俘,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從公元十七世紀(jì)中葉起,沙俄殖民者先后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長達(dá)數(shù)十年之久,入侵范圍遍及黑龍江的上、中、下游。沙俄侵略者在黑龍江兩岸強筑城寨村屯,搶劫村莊,勒索毛皮,捕捉人質(zhì),奸淫婦女,虐殺居民,策動當(dāng)?shù)仡^人歸順沙皇俄國。中國政府多次向沙俄提出抗議,要求停止對中國東北邊疆的侵略并引渡逃人,沙俄根本不予置理。為了保境安民,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在平定了“三藩之亂”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國東北邊防的措施。這些俄羅斯“旗人”,后來由康熙大帝賜其姓氏皆為安氏,意為“安衛(wèi)大清”,押留中國,禁止返俄。這批戰(zhàn)俘人數(shù)為一百二十九人,其后代遂以安為氏,后逐漸融入漢族、滿族,世代相傳至今。若干年后,當(dāng)一位俄國使節(jié)來到北京時,有些俄羅斯“旗人”曾要求把他們帶回俄國,但這位使節(jié)給他們的答復(fù)卻很干脆:“把你們帶回俄國?除非是要把你們當(dāng)作叛國者押赴邊界絞死,才能把你們的尸體帶回俄國去!”
在俄國史籍中,這些俄羅斯“旗人”一般皆被稱為“阿爾巴津人”(俄羅斯哥薩克),但在某些特定場合,他們統(tǒng)一被稱為“逃人、叛徒、叛變投敵者”或者“俄奸”。
源流十二
朝鮮族(中國、韓國、朝鮮)安氏:本姓李氏,始祖安瑗中國人。唐憲宗元和二年丁亥 東入於高麗松岳山下, 有三子:長子名枝春、次子名葉春、三子名花春,新羅景文王四年,甲申倭亂,三兄弟平亂,故賜姓安氏。枝春改名邦俊 ,封竹山君; 葉春改名邦杰, 封廣州君; 花春改名邦俠,封廣州君。 朝鮮族(中國、韓國、朝鮮)安氏的祖先本古代中國人。
涼州:為漢武帝劉徹所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陜西、內(nèi)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轄河西地區(qū)。涼州曾一度屬于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為設(shè)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西涼州。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衛(wèi)。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轄武威及其周圍數(shù)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姑臧:治所在今甘肅省武威市。魏晉南北朝時期河西走廊的政治、軍事重鎮(zhèn)。先后為前涼、后涼都城,南涼、北涼也曾一度都于此地。故址在今甘肅武威市。原名蓋臧,為匈奴所筑,后音訛為姑臧。城呈龍形,故又名“臥龍城”。西漢建姑臧縣,隸武威郡。東漢時為武威郡治所。由于漢、羌、匈奴多種民族雜居,又地處中西交通要道,使它很快成為河西富邑。三國曹魏時置涼州,以姑臧為治所,這是姑臧為涼州州治之始。西晉永寧元年(辛酉,公元301年)張軌為涼州刺史,設(shè)州治于姑臧。西晉亡,即為前涼都城,于原城之外增筑四城,人文薈萃,經(jīng)濟(jì)繁盛。東晉太元年(丙子,公元376年)前秦攻滅前涼,置涼州刺史鎮(zhèn)姑臧,豪右七千余戶被徙往關(guān)中。東晉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呂光據(jù)此地稱涼州刺史,次年建后涼,立國都于姑臧。晉義熙二年(丙午,公元406年)曾被后秦主姚興任命為涼州刺史的南涼王禿發(fā)□檀進(jìn)駐姑臧,晉義熙四年(戊申,公元408年)將南涼都城由樂都遷此。不久,北涼王沮渠蒙遜以步騎三萬攻克姑臧,又于晉義熙八年(壬子,公元412年)將北涼國都由張掖遷此,并在城南天梯山大造佛像。宋元嘉十六年(己卯,公元439年)北涼降于北魏,魏收姑臧城內(nèi)戶口二十余萬,改姑臧縣為林中縣,仍為武威郡治。此后,姑臧城便以武威城名稱世。西晉末年,中原戰(zhàn)亂,中土人士避難西入涼州,姑臧成為保留漢族文化的重要據(jù)點,同時又是佛學(xué)東傳的要地。后涼時,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在此地講經(jīng),大興佛教。北涼時,沮渠蒙遜尊西域僧人曇無讖為國師,在此譯出《大般涅□經(jīng)》等十幾部經(jīng)典。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三十萬年,常德地區(qū)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
河內(nèi)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nèi),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jì)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dāng)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qū),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nèi)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后又回歸河內(nèi)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平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于野王為河內(nèi)縣,隋、唐兩朝的河內(nèi)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shè)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nèi)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nèi)縣為沁陽縣。
山東即墨白梅安梁四氏合譜六卷,(清) 白光劍、梅澤漢、安保元、梁義禮纂,清宣統(tǒng)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山東省即墨縣博物館。
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家乘合抄十六卷,(清)安曾發(fā)輯,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
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合抄家乘,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xué)會。注:一名《瞻族錄》(膠山安氏家乘瞻族錄同續(xù)編)。
江蘇無錫膠山安氏黃氏宗譜二十四卷,(民國)安榮光、安宗愈編輯,民國年間中和堂、天全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無錫安氏族譜,(民國)安濤輯修,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鉛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河南省圖書館。
湖北浠水浠川安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一卷、第五卷。現(xiàn)被收藏在湖北省浠水縣博物館。
浙江安海安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F(xiàn)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
貴州黔西水西安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年間木刻活字印本一冊?,F(xiàn)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學(xué)圖書館。
安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dāng)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位,人口約二百零九萬兩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14%左右。其中山東(日照、臨沂、青島膠南和煙臺地區(qū))、山西、河北、安徽、遼寧四省 占據(jù)了安姓大多數(shù)。
古代
安息國的安姓自古代入居中原后,分居于河南洛陽、甘肅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肅、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后安姓發(fā)展史上三大郡望:涼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
先秦時期,安姓很少為人所知。進(jìn)入東漢以后,安姓主要活動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區(qū)。唐朝,是安姓發(fā)展比較快的時期,但因安祿山之亂,河南一帶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減少。
宋朝時期,安姓大約有1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9%,排在第九十位。安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約占全國安姓總?cè)丝诘?5%。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西、河南、河北四省,約占全國安姓總?cè)丝诘?4%,其次分布于陜西、山東、廣西、甘肅、浙江、福建。全國形成了以四川I和豫、冀、晉為中心的安姓聚集區(qū)。
明朝時期,安姓人口急劇減少,大約有8萬多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貴州和山西兩省,約占全國安姓人口的40%。貴州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人口的21%。其次分布于河北、江蘇、四川、陜西、山東、河南,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51%。宋、元、明期間,安姓人口減少很多,其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東南遷移。全國形成以川貴、晉冀豫為中心的安姓聚集地。
當(dāng)代
當(dāng)代漢族安姓的人口170萬,為全國第一百一十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4%。從明朝至今600年中安姓人口由8萬增到170萬,達(dá)21倍,安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間,安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tài)勢。安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安徽、山東、遼寧四省,大約占全國安姓總?cè)丝诘?5%,其次分布于河南、黑龍江、山西、甘肅、陜西、貴州,這六省的安姓又集中了37%。河北為安姓第一大省,占安姓總?cè)丝诘?3%。全國形成了以渤海灣地區(qū)為中心,向西抵甘肅和向南達(dá)安徽的延伸形、高比率安姓分布帶。安姓分布很廣,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安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京津冀、晉陜寧、甘肅大部、青海東部、四川北段、貴州北部、豫魯大部、湖北西北、安徽北部、江蘇西北、內(nèi)蒙古大部、黑吉遼,安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话氵_(dá)到0.24%以上,中心地區(qū)可達(dá)0.6%以上,以上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32.4%,該地區(qū)居住了大約69%的安姓人群。在內(nèi)蒙古東北部、山東南部、河南南部、東部(商丘柘城一帶)湖北大部、皖蘇中部、云南、川貴桂大部、重慶、湖南西部、新疆西北,安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12%一0.24%之間,其覆蓋面積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4%,該地區(qū)居住了大約23%的安姓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