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uī
  • 拼音:cui
  • 注音:ㄘㄨㄟ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XYKE
  • 五筆98:XYKE
  • 五行:
  • Unicode:U+7E17
  • 四角號碼:20932
  • 倉頡輸入法:VFYW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縗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uī
  • 縗字筆順
    折折捺捺捺捺捺橫豎折橫橫撇折撇捺
  • 基本解釋

    cuī ? ㄘㄨㄟˉ shuāi ? ㄕㄨㄞˉ ◎ 均見“缞”。

  • 漢語字典

    [①][cuī][《廣韻》倉回切,平灰,清。]“缞1”的繁體字。舊時喪服。用麻布條披于胸前。服三年之喪(臣為君、子為父、妻為夫)者用之。

    音韻參考

    [廣 韻]:倉回切,上平15灰,cuī,蟹合一平灰清[平水韻]:上平十灰[粵 語]:ceo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縗;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933第37【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回切,音崔?!菊f文】服衣長六寸,博四寸,直心。【玉篇】喪服也。【左傳·襄十七年】晏嬰麤縗斬?!驹]】縗,在胷前?!踞屛摹靠\,本又作衰。 又【集韻】雙隹切,音榱。鷺首毛?!∮帧炯崱刻K回切,音??。編鷺羽爲(wèi)衣。 又【集韻】蘇何切,音蓑。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