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ǎ
  • 拼音:zha
  • 注音:ㄓㄚˇ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OTF
  • 五筆98:QOTF
  • 五行:
  • Unicode:U+9B93
  • 四角號碼:28311
  • 倉頡輸入法:NFH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鮓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ǎ
  • 鮓字筆順
    撇折豎折橫豎橫捺捺捺捺撇橫豎橫橫
  • 基本解釋

    zhǎ ? ㄓㄚˇ

  • 漢語字典

    [①][zhǎ][《廣韻》側(cè)下切,上馬,莊。]“鲊1”的繁體字。(1)用腌、糟等方法加工的魚類食品。(2)泛指腌制食品。[②][zhà][《集韻》助駕切,去禡,崇。]“鲊2”的繁體字。海蜇。

    音韻參考

    [廣 韻]:側(cè)下切,上35馬,zhǎ,假開二上麻莊[平水韻]:上聲二十一馬[粵 語]:zaa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鮓;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468第16【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cè)下切。與鮺同。藏魚也。【釋名】鮓,滓也。以鹽米釀之如葅,熟而食之也。又【集韻】助駕切,音乍。海魚名?;蜃黩??!静┪镏尽繓|海有物,狀如凝血,從廣方員,名曰鮓魚。無頭目處所,內(nèi)無藏,衆(zhòng)蝦附之,隨其東西,人煑食之。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