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生僻字
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táng
  • 拼音:tang
  • 注音:ㄊㄤˊ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JYVK
  • 五筆98:JOVK
  • 五行:
  • Unicode:U+8797
  • 四角號(hào)碼:50165
  • 倉(cāng)頡輸入法:LIIL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8030
提交資料
  • 螗字拼音(帶聲調(diào))
    táng
  • 螗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捺捺橫撇折橫橫豎豎折橫
  • 螗字的組詞
    蜩螗沸羹 蜩螗 斧螗 螗蛦 螗蜩 猬鋒螗斧
  • 與螗相關(guān)的成語
    蜩螗沸羹 國(guó)事蜩螗
  • 基本解釋

    táng ? ㄊㄤˊ ◎ 古書上指一種較小的蟬。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táng? 〈名〉 (1) 一種形體較小的蟬,背表綠色,頭有花冠,喜鳴,聲清亮 [a small cicada]。 (2) 螳螂 [mantis] 鋒蝟斧螗。——柳宗元《平淮夷雅》。 潘緯注:“螗,蟲也?!逗鬂h史》作螳。”

  • 漢語字典

    [①][táng][《廣韻》徒郎切,平唐,定。]同“螳1”。(1)一種較小的蟬。亦名蝘,又名螗蜩、螗蛦。(2)同“螳”。

    音韻參考

    [上古音]:陽部定母,dang[廣 韻]:徒郎切,下平11唐,táng,宕開一平唐定[平水韻]:下平七陽[粵 語]:tong4[閩南語]:tom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蟲字部】 螗;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093第26【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徒郞切,音唐。蜩螗,蟬也?!驹姟ご笱拧咳珧枞珞?。詳蜩字註?! 驹鲰崱客ㄗ黧?,非。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