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ji
  • 注音:ㄐㄧ
  • 部首筆畫:14
  • 總筆畫:23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VUG
  • 五筆98:YJHG
  • 五行:
  • Unicode:U+9F4F
  • 四角號碼:00223
  • 倉頡輸入法:YXLM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齏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齏字筆順
    捺橫捺撇豎折撇撇折捺撇豎橫橫豎橫橫橫豎橫橫橫橫
  • 基本解釋

    jī ? ㄐㄧˉ ◎ 見“齏”。

  • 漢語字典

    [①][jī][《廣韻》祖稽切,平齊,精。]亦作“虀1”?!褒W1”的繁體字。(1)用醋、醬拌和,切成碎末的菜或肉。(2)細;碎。參見“齏音”、“齏葛”。

    音韻參考

    [廣 韻]:祖稽切,上平12齊,jī,蟹開四平齊精[平水韻]:上平八齊[粵 語]:za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齊字部】 齏;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1532第04【唐韻】祖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牋西切,??音齎?!菊f文】??也?!∮帜掯∫病!局芏Y·天官·醢人註】凡醯醬所和細切爲齏。一曰擣辛物爲之。辛物,薑蒜之類。 又碎也,和也,亂也,制也?!∫嘧?。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