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guī
  • 拼音:gui
  • 注音:ㄍㄨㄟ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6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會(huì)意
  • 五筆86:FFF
  • 五筆98:FFF
  • 五行:
  • Unicode:U+572D
  • 四角號碼:40104
  • 倉頡輸入法:GG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570
提交資料
  • 圭字拼音(帶聲調(diào))
    guī
  • 圭字筆順
    橫豎橫橫豎橫
  • 圭字的組詞
    安圭拉島 巴拉圭 白圭之玷 白圭夫子 白圭 寶圭 璧圭 篳門圭窬 篳門圭竇 蓽門圭竇 秉圭 不失圭撮 不露圭角 殘圭斷璧 鬯圭 尺二圭 傳圭襲組 大圭 刀圭藥 刀圭 斷圭碎璧 分圭 封圭 奉為圭臬 復(fù)圭 躬圭 谷圭 圭組 圭璋特達(dá) 圭璋 圭瓚 圭窬 圭影 圭頭 圭田 圭首 圭石 圭勺 圭裳 圭瑞 圭臬 圭門 圭律 圭景 圭角不露 圭角岸然 圭角 圭袞 圭頓 圭竇
  • 與圭相關(guān)的成語
    白圭之玷 篳門圭窬 殘圭斷璧 傳圭襲組 斷圭碎璧 奉為圭臬 圭角不露 圭角岸然 衡門圭竇 零圭斷璧 析圭分組 析圭儋爵 析圭擔(dān)爵 重圭疊組
  • 基本解釋

    guī ?ㄍㄨㄟˉ ◎ 古代帝王或諸侯在舉行典禮時(shí)拿的一種玉器,上圓(或劍頭形)下方:圭角(jiǎo )(圭的棱角,喻鋒芒)。 ◎ 古代測日影的器具:圭表(a.測日影的器具;b.標(biāo)準(zhǔn))。圭臬(指標(biāo)準(zhǔn)、法度,如“奉為圭圭”)。 ◎ 古代容量單位(一升的十萬分之一):圭撮(喻小量)。圭勺。 ◎ 古代重量單位,十圭重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重一斤。 ◎ 潔:圭田(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珪 guī? 〈名〉 (1) (會(huì)意?!皬闹赝痢?。本義:古玉器名。長條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國古代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時(shí)以為禮器。依其大小,以別尊卑。又作珪) (2) 同本義 [Gui, an elongated pointed tablet of jade held in the hands by ancient rulers on ceremonial occasions] 瑞贄珪者兌上?!栋谆⑼ā? 孰為珪璋?!肚f子·馬蹄》。李注:“銳上方下曰珪?!? 以青圭禮東方?!吨芏Y·大宗伯》。注:“圭銳象春物初生。” 司馬牛致其邑與珪焉。——《左傳·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 圭幣(帛)俎豆(均為祭器)?!稘h書·郊祀志上》 (3) 又如:圭瑞(古代諸侯所執(zhí)的玉制符信);圭壁(古代王侯朝聘、祭祀時(shí)所用的貴重玉器) (4) 古代測日影的儀器“圭表”的部件。在石座上平放著的尺叫圭,南北兩端立著的標(biāo)桿叫表,根據(jù)日影的長短可以測定節(jié)氣和一年時(shí)間的長短 [gui] 每每“親星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厘,心窮籌策?!薄蹲鏇_之》 (5) 又如:圭臬 (6) 中國古代較小的容量單位 [unit of a small volume] 圭撮涉于貧友,吝情動(dòng)于顏色?!铣骸?范縝《神滅論》 (7) 又如:圭勺(圭與勺。都是容量單位的名稱);圭撮(古代小單位的量名)

  • 漢語字典

    [①][guī][《廣韻》古儶切,平齊,見。](1)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等舉行隆重儀式時(shí)所用的玉制禮器。長條形,上尖下方。其名稱、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2)清潔,潔凈。(3)指鮮明。(4)古代測日影的儀器叫圭表。石座上的橫尺叫圭,南北兩端的標(biāo)桿叫表,用以測量日影長短。參見“圭影”、“圭表”。(5)古代容量單位。(6)古代重量單位,一兩的二百四十分之一。(7)墨形似圭,故稱墨一錠為一圭。(8)姓。三國魏有圭泰。見《三國志·魏志·司馬岐傳》。

    音韻參考

    [上古音]:支部見母,kyue[廣 韻]:古攜切,上平12齊,guī,蟹合四平齊見[平水韻]:上平八齊[唐 音]:*guei[國 語]:guī[粵 語]:gwai1[閩南語]:ku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中】【土字部】 圭; 康熙筆畫:6; 頁碼:頁224第02〔古文〕珪【唐韻】古攜切【集韻】【韻會(huì)】涓畦切,??音閨。【說文】瑞玉也。上圜下方,圭以封諸侯,故從重土。【書·禹貢】禹錫??圭。【詩·大雅】錫爾介圭。【周禮·春官·典瑞】王執(zhí)鎮(zhèn)圭,公執(zhí)桓圭,侯執(zhí)信圭,伯執(zhí)躬圭?!∮帧局芏Y·春官】土圭以致四時(shí)日月,封國則以土地?!驹]】土,猶度也。土圭,測日景之圭?!∮至棵??!厩皾h·律歷志】量多少者,不失圭撮。【註】六十四黍爲(wèi)圭,《後漢·與服志》: 又凡合單紡爲(wèi)一系,四系爲(wèi)一扶,五扶爲(wèi)一首,五首爲(wèi)一文,文采淳爲(wèi)一圭?!∮滞枭⒅豆纾瑴?zhǔn)如梧桐子大,十分方寸匕之一,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爲(wèi)度。見【本草綱目·序例】?!∮峙c閨同?!径Y·儒行】蓽門圭窬??甲C:〔【註】六十四黍爲(wèi)圭,四圭曰撮?!∮址埠蠁渭姞?wèi)一糸,四糸爲(wèi)一扶?!场≈?jǐn)照後漢書原文紛改紡。糸改系。省上文四圭曰撮句。改後漢與服志。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