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ti
  • 注音:ㄊㄧˊ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RHM
  • 五筆98:YRHW
  • 五行:
  • Unicode:U+8B15
  • 四角號碼:02617
  • 倉頡輸入法:YRHY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謕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謕字筆順
    捺橫橫橫豎折橫撇撇豎橫折撇橫折撇折
  • 基本解釋

    tí ? ㄊㄧˊ ◎ 古同“啼”:“孤子謕號?!?/p>

  • 漢語字典

    [①][tí][《廣韻》杜奚切,平齊,定。]“嗁1”的今字。亦作“嗁1”?!爸B2”的被通假字。亦作“謕1”。(1)悲哀的哭泣。(2)借指眼淚。(3)鳴叫。

    音韻參考

    [廣 韻]:息移切,上平5支,sī,止開三平支A心[粵 語]:ta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謕;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175第11【唐韻】【集韻】【韻會】??與啼同?!緭P(yáng)子·方言】詀謕。詳詀字註?!厩皾h·嚴(yán)助傳】孤子謕號?!編煿旁]】謕古啼字。 又與諦同。詳諦字註?!∮帧緩V韻】土雞切【集韻】天黎切,??音梯。語相誘也?!∮帧居衿俊緩V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數(shù)諫也,諒也。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