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biāo
  • 拼音:biao
  • 注音:ㄅㄧㄠ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USFI
  • 五筆98:USFI
  • 五行:
  • Unicode:U+762D
  • 四角號碼:00191
  • 倉頡輸入法:KMW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8059
提交資料
  • 瘭字拼音(帶聲調(diào))
    biāo
  • 瘭字筆順
    捺橫撇捺橫橫豎折豎豎橫橫橫豎撇捺
  • 瘭字的組詞
    瘭疽 瘭瘡
  • 基本解釋

    biāo ? ㄅㄧㄠˉ ◎ 〔瘭疽〕手指頭肚兒急性發(fā)炎化膿的病,嚴(yán)重者會引起末節(jié)指骨壞死。中醫(yī)稱“蛇頭疔”。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iāo?

  • 漢語字典

    [①][biāo][《廣韻》甫遙切,平宵,幫。]“漂4”的被通假字。(1)疽?。化彾?。(2)比喻禍害。

    音韻參考

    [廣 韻]:甫遙切,下平4宵,biāo,效開三平宵A幫[粵 語]:bi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疒字部】 瘭;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779第07〔古文〕??【廣韻】甫遙切【集韻】??遙切,??音猋。瘭疽,病名?!厩Ы鸱健咳庵泻錾c(diǎn),大者如豆,細(xì)者如黍粟,甚者如梅李,有根,痛傷應(yīng)心,久則四面腫泡,曰瘭疽。【後漢·鮮??傳】中國之困,胸背之瘭疽?!∮滞ㄗ髌??!厩f子·則陽篇】漂疽疥癰?!∮帧炯崱科ッ钋校魟?。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