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àng
  • 拼音:zang
  • 注音:ㄗㄤˋ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2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EADT
  • 五筆98:EAAH
  • 五行:
  • Unicode:U+81DF
  • 四角號碼:74253
  • 倉頡輸入法:BTI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臟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àng
  • 臟字筆順
    撇折橫橫橫豎豎橫撇折橫撇橫豎折橫豎折折撇捺
  • 基本解釋

    zàng ? ㄗㄤˋ ◎ 見“臟1”。

  • 漢語字典

    [①][zàng][《集韻》才浪切,去宕,從。]“臟1”的繁體字。身體內(nèi)臟的總稱。中醫(yī)稱心、肝、脾、肺、腎為五臟。

    音韻參考

    [平水韻]:去聲二十三漾[粵 語]:zong6[閩南語]:chng7,chong7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臟; 康熙筆畫:24; 頁碼:頁998第29【集韻】才浪切,音藏。腑也?!菊滞ā课迮K也?!咀謴 颗K者,藏也。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魂獲於肺,志藏於脾?!颈阕印ぶ晾砭怼科品e聚於腑臟?!∮帧菊滞ā恳嘧鱾}?!就ㄑ拧课鍌},卽五藏也。又或作臧?!厩皾h·藝文志】五臧六府。◎按臧、藏、臟一字。後人加艸,又加肉。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