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 拼音:ti
  • 注音:ㄊㄧˊ
  • 部首筆畫:10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左右結(jié)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CJGH
  • 五筆98:COJH
  • 五行:
  • Unicode:U+9A20
  • 四角號碼:76381
  • 倉頡輸入法:SFAM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594
提交資料
  • 騠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騠字筆順
    橫豎橫橫豎折捺捺捺捺豎折橫橫橫豎橫撇捺
  • 騠字的組詞
    狄騠
  • 基本解釋

    tí ? ㄊㄧˊ ◎ 〔駃(jué)騠〕見“駃1”。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tí? ——見駃騠( juétí)(公馬母驢雜交所生)

  • 漢語字典

    [①][tí][《廣韻》杜奚切,平齊,定。]見“駃騠”。

    音韻參考

    [廣 韻]:杜奚切,上平12齊,tí,蟹開四平齊定[平水韻]:上平八齊[粵 語]:ta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馬字部】 騠;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1441第35【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居衿狂i騠,良馬。【孟康曰】駿馬生七日而超其母。詳駃字註?!∮帧緩V韻】丁奚切【集韻】都奚切,??音低。義同。 又騠茲,地名,在瑯邪。漢騠茲侯稽谷姑。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