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li
  • 注音:ㄌㄧˋ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XRS
  • 五筆98:SRXS
  • 五行:
  • Unicode:U+6ADF
  • 四角號碼:42994
  • 倉頡輸入法:DVI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櫟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櫟字筆順
    橫豎撇捺撇豎折橫橫折折捺折折捺橫豎撇捺
  • 基本解釋

    lì ? ㄌㄧˋ

  • 漢語字典

    [①][lì][《廣韻》郎擊切,入錫,來。]“櫟1”的繁體字。(1)麻櫟。山毛櫸科。落葉喬木。葉長橢圓形。初夏開花,黃褐色,雌雄同株。堅果卵圓形。幼葉可飼柞蠶。殼斗和樹皮可提取栲膠。木材堅實,可做枕木和機械用材。因其木理斜曲,古代多作炭薪。古人常喻作不材之木。(2)喻無用之材。參見“櫟散”。(3)欄桿之類。(4)打擊,搏擊。(5)謂嚙咬。(6)超越。(7)刮擦器物。(8)傳說中的鳥名。(9)古地名。春秋時鄭國別都,今河南省禹縣。(10)古地名。春秋時晉地,在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11)古地名。春秋楚地。在今河南省新蔡縣西北。[②][yuè][《廣韻》以灼切,入藥,以。]“櫟2”的繁體字。古縣名用字。秦置櫟陽縣,在今陜西臨潼北渭水北岸。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陜西二·櫟陽城》。

    音韻參考

    [上古音]:藥部來母,ly?k[廣 韻]:以灼切,入18藥,yuè,宕開三入陽以[平水韻]:入聲十二錫[國 語]:lì,láo,yuè[粵 語]:lik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櫟;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560第30【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卽狄切,音歷?!菊f文】木也?!拘蠒m曰】似樗之木?!驹姟で仫L】山有苞櫟?!臼琛恳稜栄拧吩疲簷?,其實梂,橡也?!娟懎^疏】秦人謂柞櫟爲櫟,其子房生爲梂。河內(nèi)人謂木蓼爲櫟,椒榝之屬也。其子亦房生,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植徊闹疽?。【莊子·人閒世】匠石見櫟社樹,其大蔽牛,觀者如市,匠石不顧?!∮植簧鹬疽?。【淮南子·時則訓】十二月,其樹櫟?!靖哒T註】木不生火,惟櫟爲然?!∮值孛??!敬呵铩せ甘迥辍苦嵅蝗胗跈??!∮著B名?!旧胶=?jīng)】天帝之山有鳥,黑文而赤翁,名曰櫟?!∮峙c擽通?!驹姟ぶ茼灐快掜鄸青?。【疏】圉狀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鉏鋙,刻以木長尺櫟之。 又【唐韻】以灼切,音鑰。櫟陽,縣名?!厩皾h·地理志】屬左馮翊。 又【集韻】式灼切,音爍。地名。在晉。 又【集韻】歷各切,音洛?!驹姟で仫L】山有苞櫟,隰有六駁?!咎祈崱繖雕g通葉,無二音?!∮帧咎祈崱眶?shù)肚校魟?。【史記·楚元王世家?詳爲羹盡櫟釜?!緷h書】作轑釜??甲C:〔【詩·秦風】山有苞櫟?!驹]】引爾雅云?!场≈斦赵脑]改疏?!碴懎^疏河南人謂木蓼爲櫟。秦風苞櫟從其方土之言柞櫟也。〕 謹照原文南改內(nèi)。秦風以下改爲此秦詩宜從其方土之言柞櫟是也?!病净茨献印r則訓】官獄其樹櫟?!场≈斦赵奈牧x,官獄爲十二月三字。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