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nǎn
  • 拼音:nan
  • 注音:ㄋㄢˇ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1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FOBC
  • 五筆98:FOBC
  • 五行:
  • Unicode:U+8D67
  • 四角號碼:47247
  • 倉頡輸入法:GCSLE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725
提交資料
  • 赧字拼音(帶聲調(diào))
    nǎn
  • 赧字筆順
    橫豎橫撇豎撇捺折豎折捺
  • 赧字的組詞
    慚赧 瘁赧 愧赧 靦赧 赧怍 赧顔 赧顏汗下 赧顏 赧獻 赧色 赧容 赧然 赧怒 赧赧然 赧面 赧愧 赧紅 赧汗 色赧 羞赧
  • 與赧相關的成語
    赧顏汗下
  • 基本解釋

    nǎn ? ㄋㄢˇ ◎ 因羞慚而臉紅:赧赧。赧然。赧愧。赧顏。赧然汗下。

    英文翻譯

    blushing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nǎn? 〈形〉 (1) (形聲。從赤,( fú)聲。臉紅,故從赤。本義:因慚愧而臉紅) (2) 同本義 [blushing] 大赧而歸,填恨低首。——柳宗元《乞巧文》 鬼即赧愧而退。——劉義慶《幽明錄》 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3) 又如:赧顏(羞慚臉紅;慚愧);赧愧(羞慚) (4) 憂懼 [worried] 夫子踐位則退,自退則敬,否則赧?!秶Z·楚語》

  • 漢語字典

    [①][nǎn][《廣韻》奴板切,上潸,泥。]亦作“1”。(1)因羞愧而臉紅;慚愧。(2)通“戁”。恐懼。

    音韻參考

    [廣 韻]:奴板切,上25潸,nǎn,山開二上刪娘[平水韻]:上聲十五潸[粵 語]:naan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赤字部】 赧;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214第03【廣韻】奴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版切,??音戁?!菊f文】面慚赤也。【孟子】觀其色赧赧然。【趙岐註】面赤,心不正之貌?! 菊f文】作???!炯崱炕驈钠ぷ??,亦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