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ì
  • 拼音:zhi
  • 注音:ㄓˋ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UFNI
  • 五筆98:UFNI
  • 五行:
  • Unicode:U+75E3
  • 四角號(hào)碼:00131
  • 倉(cāng)頡輸入法:KG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5252
提交資料
  • 痣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ì
  • 痣字筆順
    捺橫撇捺橫橫豎橫捺折捺捺
  • 痣字的組詞
    黑痣恐懼癥 細(xì)痣疣螈 痣疣 朱砂痣
  • 基本解釋

    zhì ? ㄓˋ ◎ 人體皮膚所生的有色斑點(diǎn),沒有痛癢等感覺。

    英文翻譯

    beauty spot   lentigines   naevi   naevus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zhì? 〈名〉 (1) 皮膚上一種先天性的色素沉著區(qū) [mole;nevus;naevus] 痣,黑子?!稄V韻》 初,貴嬪生而有赤痣在左臂,治之不滅?!读簳じ咦娑≠F嬪傳》 (2) 又如:痣疣(痣和疣。都是贅生在皮膚上的不痛不癢的小疙瘩。比喻多余而無(wú)用的東西)

  • 漢語(yǔ)字典

    [①][zhì][《廣韻》職吏切,去志,章。]人體皮膚所生的有色的斑點(diǎn)或小疙瘩。

    音韻參考

    [廣 韻]:職吏切,去7志,zhì,止開三去之章[平水韻]:去聲四寘[粵 語(yǔ)]:zi3[閩南語(yǔ)]:k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疒字部】 痣; 康熙筆畫:12; 頁(yè)碼:頁(yè)774第14【廣韻】【集韻】【韻會(huì)】??職吏切,音志?!炯崱亢谧右病!∮滞ㄗ髡I?!臼酚洝じ咦婕o(jì)】左股七十二黑子?!編煿旁]】今中國(guó)通呼黶黑子,吳楚俗謂之誌??甲C:〔吳楚俗爲(wèi)黑子爲(wèi)誌,通呼黶,黑子?!场≈?jǐn)照師古註原文今中國(guó)通呼黶黑子,吳楚俗謂之誌。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