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si
  • 注音: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RHAM
  • 五筆98:RHWV
  • 五行:
  • Unicode:U+8652
  • 四角號碼:72217
  • 倉頡輸入法:HYP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094
提交資料
  • 虒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虒字筆順
    撇撇豎橫折撇橫折撇折
  • 虒字的組詞
    卑虒 柴虒 茈虒 慮虒尺
  • 基本解釋

    sī ? ㄙˉ ◎ 〔委虒〕古書上說的一種似虎有角的獸。

  • 漢語字典

    [①][sī][《廣韻》息移切,平支,心。]傳說中的獸名,似虎而有角,能行于水中。[②][zhì][《集韻》丈尒切,上紙,澄。]義未詳。[③][tí][《集韻》田黎切,平齊,定。]亦作“傂3”。古地名用字。漢有虒奚縣,在今北京市密云縣東北。

    音韻參考

    [廣 韻]:息移切,上平5支,sī,止開三平支A心[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s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虍字部】 虒;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1073第14【唐韻】息移切【集韻】相支切,??音斯。【說文】委虒,虎之有角者。 又地名?!厩皾h·地理志】蜀郡緜虒?!∮稚咸專っ?。【水經(jīng)注】斷梁城卽上虒亭也?!∮窒绿專_名?!緞㈧Аに斐踬x】過下虒而歎息兮,悲平公之作臺?!∮痔屍睿瑢m名?!咀髠鳌ふ寻四辍繒x平公築虒祁之宮?!∮帧绢惼刻锢枨?,音題。虒奚,縣名?!∮终蔂柷校趱?。【司馬相如·上林賦】偨池茈虒?!驹]】茈虒,不齊也。 【直音】作虒虒。虒字中的虎從人作,虒字從從??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