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na
  • 注音:ㄋㄚˋ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EEMW
  • 五筆98:EMWY
  • 五行:
  • Unicode:U+8C7D
  • 四角號(hào)碼:24227
  • 倉頡輸入法:BHO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豽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豽字筆順
    撇捺捺撇折撇撇豎折撇捺
  • 豽字的組詞
    骨豽
  • 基本解釋

    nà ? ㄋㄚˋ ◎ 古同“貀”。 ◎ 猴類的動(dòng)物。

  • 漢語字典

    [①][nà][《廣韻》女滑切,入黠,娘。]同“貀1”。(1)同“貀”。(2)獸名。猴類動(dòng)物。

    音韻參考

    [廣 韻]:女滑切,入14黠,nà,山合二入山娘[平水韻]:入聲八黠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豸字部】 豽;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200第09【集韻】女滑切,音肭。【爾雅·釋獸】貀無前足?!踞屛摹控y,本又作豽?!驹]】似狗,豹文,有角。互詳貀字註?!踞釢h·鮮??傳】又有貂、豽、鼲子,皮毛柔蝡,故天下以爲(wèi)名裘?!驹]】豽,猴屬也?!緯x書·東夷傳】夫餘國出善馬及貂、豽?!炯崱恳嘧??。猴字原從豸作。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