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āng
  • 拼音:zhang
  • 注音:ㄓㄤ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ODEY
  • 五筆98:ODEY
  • 五行:
  • Unicode:U+7CBB
  • 四角號(hào)碼:91932
  • 倉頡輸入法:FDSM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粻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āng
  • 粻字筆順
    捺撇橫豎撇捺橫豎橫橫橫折撇捺
  • 粻字的組詞
    含粻 糇粻 面粻 糗粻
  • 基本解釋

    zhāng ? ㄓㄤˉ ◎ 糧食。

  • 漢語字典

    [①][zhāng][《廣韻》陟良切,平陽,知。](1)米糧。(2)嗉囊。鳥類食道下部貯藏食物的部分,像袋子。

    音韻參考

    [上古音]:陽部端母,tiang[廣 韻]:陟良切,下平10陽,zhāng,宕開三平陽知[粵 語]:zoeng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米字部】 粻;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910第03【廣韻】陟良切【集韻】【韻會(huì)】中良切,??音張。【說文】食米也?!驹姟ご笱拧恳灾牌浠??!径Y·王制】五十異粻?!緺栄拧め屟浴炕?,糧也?!驹]】今江東通言粻。 又【博雅】餳也?!∮帧炯崱恐倭记?,音長。又除庚切,音棖。又知亮切,音帳。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