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mén)搜索:
chí
  • 拼音:chi
  • 注音:ㄔˊ
  • 部首筆畫(huà):3
  • 總筆畫(huà):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IBN
  • 五筆98:IBN
  • 五行:
  • Unicode:U+6C60
  • 四角號(hào)碼:34112
  • 倉(cāng)頡輸入法:EP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0540
提交資料
  • 池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hí
  • 池字筆順
    捺捺橫折豎折
  • 池字的組詞
    阿耨達(dá)池 暗池交易 灞池 霸池 罷池 八德池 百子池 白頭山天池 白蓮池 北京城池 碑池 被池 杯池 陂池 璧池 碧池 辟池 便池 冰池 波池 不越雷池 不敢越雷池一步 蠶池 滄池 差池 柴池 朝夕池 城門(mén)失火;殃及池魚(yú) 城門(mén)失火,殃及池魚(yú) 城池 池座 池子 池中物 池沼物 池沼 池氈 池澤 池苑 池淵 池籞 池魚(yú)之殃 池魚(yú)之慮 池魚(yú)之禍 池魚(yú)堂燕 池魚(yú)幕燕 池魚(yú)籠鳥(niǎo) 池魚(yú)林木 池魚(yú)禍 池魚(yú) 池鹽
  • 與池相關(guān)的成語(yǔ)
    吹皺一池春水 潢池盜弄 潢池弄兵 禍近池魚(yú) 禍及池魚(yú) 臨池學(xué)書(shū) 籠鳥(niǎo)池魚(yú) 龍樓鳳池 鳩集鳳池 肉林酒池 澠池之功 湯池鐵城 瞎馬臨池 殃及池魚(yú) 瑤池玉液 瑤池女使
  • 基本解釋

    chí ? ㄔˊ ◎ 水塘,多指人工挖的:池子。水池。池魚(yú)之殃(喻因牽連而受到的災(zāi)禍。亦稱“池魚(yú)之禍”)。 ◎ 湖:池鹽(從咸水湖采取的鹽,成分和海鹽相同)。 ◎ 像水池的:浴池?;ǔ亍?lè)(yuè)池。舞池。 ◎ 護(hù)城河:城池。金城湯池。 ◎ 舊時(shí)指劇場(chǎng)中正廳前部:池座。 ◎ 姓。

    英文翻譯

    pool   pond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chí? 〈名〉 (1) (形聲。從水,也聲。本義:水停積處) (2) 水塘[pool;pond] 池,停水曰池?!稄V韻》 穿地畜水,圓者曰池,方者曰塘?!吨形拇筠o典》 池之竭矣?!对?shī)·大雅·召》 或飲于池?!对?shī)·小雅·無(wú)羊》 毋漉陂池?!抖Y記·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 掌溝瀆澮池之禁?!吨芏Y·雍氏》。注:“謂陂障之水道也。” 囿有林池?!秶?guó)語(yǔ)·周語(yǔ)》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鳥(niǎo)宿池邊樹(shù),僧敲月下門(mén)。——唐· 賈島《題李凝幽居》 (3) 又如:游泳池;池苑(池林園。有池水與林木的地方);池閣(位于池畔的樓閣) (4) 護(hù)城河 [moat]。城堡或其他筑壘地方圍墻外面深而寬的壕溝,通常注滿水 城郭溝池以為固?!抖Y記·禮運(yùn)》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睹献印す珜O丑下》 無(wú)水曰隍,有水曰池?!兑住ぬ┯荨纷? 湯池百步?!稘h書(shū)·食貨志》 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巍?姜夔《揚(yáng)州慢》 (5) 又如:池隍(古代掘土筑城,城下之地,有水稱池,無(wú)水稱隍。因以“池隍”借指城市。);池塹(護(hù)城河) (6) 某些四周?chē)鹣笏匦螤畹奶幩?[floor] 節(jié)方圓以定形,鍛金鐵而為池?!敌冻庂x》 (7) 又如:花池;舞池;池子(劇場(chǎng)正廳的座席);樂(lè)池 (8) 衣被等物的緣飾 [trim] 池者,緣飾之名,今所謂被池裝池是也。——《匡繆正誤》 (9) 如:池氈(有邊緣綴飾的一種毛氈) (10) 姓

  • 漢語(yǔ)字典

    [①][chí][《廣韻》直離切,平支,澄。]“沱3”的被通假字。(1)城池,護(hù)城河。(2)由沼澤向圩塘引水的水道。(3)水停積處,池塘。(4)指某些四周高中間低的池狀物。(5)特指劇場(chǎng)中正廳前部。參見(jiàn)“池子”、“池座”。(6)古代宮室檐下承接雨水的天溝。也稱承霤。(7)指棺飾承霤。(8)衣、被等邊緣的鑲飾。(9)特指鳳凰池,魏、晉、隋、唐、元、明等朝代中書(shū)省的所在地。(10)姓。漢有中牟令池瑗。見(jiàn)《通志·氏族略三》。[②][tuó][《廣韻》徒河切,平歌,定。]同“沱1”。[③][chè][《洪武正韻》直列切,入屑]通“徹1”。

    音韻參考

    [上古音]:歌部定母,diai[廣 韻]:直離切,上平5支,chí,止開(kāi)三平支B澄[平水韻]:上平四支[唐 音]:*cjhi?[國(guó) 語(yǔ)]:chí,tuó,chè[粵 語(yǔ)]:ci4[閩南語(yǔ)]:ti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池; 康熙筆畫(huà):7; 頁(yè)碼:頁(yè)606第05【廣韻】直離切【集韻】【正韻】陳知切【韻會(huì)】除知切,??音馳?!菊f(shuō)文】治也??装矅?guó)曰:停水曰池。【周禮·秋官】雍氏掌溝瀆澮池之禁?!驹]】謂陂障之水道也。【禮·月令】毋漉陂池?!驹]】畜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殖菈q曰溝池?!径Y·禮運(yùn)】城郭溝池以爲(wèi)固?!景喙獭の鞫假x】呀周池而成淵?!驹]】城有水曰池?!∮殖Τ兀R?。【枚乗諫吳王書(shū)】游曲臺(tái)臨上路,不如朝夕之池。【註】蘇林曰:以海水朝夕爲(wèi)池。 又咸池,天神也。【東方朔·七諫】屬天命而委之咸池?!∮窒坛兀S帝樂(lè)名。又堯樂(lè)名,大咸亦曰咸池?!局芏Y·春官】大司樂(lè)舞咸池以祭地示?!驹]】咸池,大咸也?!径Y·樂(lè)記】咸池備矣?!驹]】咸,皆也。池之爲(wèi)言施也。言德之無(wú)不施也?!∮窒坛?,星名。主五穀。見(jiàn)【史記·天官書(shū)】。 又亢池,星名。在亢北。主度送迎之事。見(jiàn)【甘氏星經(jīng)】?!∮帧緺栄拧め寴?lè)註】琴上曰池,言其平。下曰濵,言其服?!∮止罪棥!径Y·檀弓】池視重霤?!臼琛砍卣撸?chē)之池也。織竹爲(wèi)之,形如籠,衣以靑布,以承鼈甲,名之爲(wèi)池,象重霤方面之?dāng)?shù)?!∮帧拘栄拧柯耔阎^之殔,殔坎謂之池。 又銅池,承霤也。以銅爲(wèi)之?!厩皾h·宣帝紀(jì)】金芝九莖,產(chǎn)於函德殿銅池中?!∮值兰颐I中偃月?tīng)t爲(wèi)玉池?!军S庭經(jīng)】玉池淸水灌靈根,審能行之可長(zhǎng)存。 又心之別名爲(wèi)中池。【黃庭經(jīng)】中池有士衣赤衣,田下三寸神所居。 又裝潢家以卷縫罅處爲(wèi)玉池。【楊愼·墐戸錄】古裝裱卷軸,引首後以綾黏者曰贉,唐人謂之玉池?!∮植畛?,飛貌?!驹?shī)·邶風(fēng)】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又黃池,地名?!敬呵铩ぐ辍抗珪?huì)晉侯及吳子于黃池?!∮痔斐兀矫?。在南陽(yáng)?!∮种菝??!緩V輿記】池州府,漢屬丹陽(yáng),三國(guó)吳爲(wèi)石城侯邑,隋曰秋浦,曰池陽(yáng),唐宋曰池州。 又姓。漢中牟令池瑗。見(jiàn)【風(fēng)俗通】。 又【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huì)】唐何切【正韻】湯何切,??音駝。與沱通?!菊f(shuō)文】江別流也?!∮痔彸兀?。在幷州界?!局芏Y·夏官·職方氏】幷州,其川虖池?!驹]】虖池,出鹵城。池,徒多切。◎按禮器作惡池,山海經(jīng)作滹沱,戰(zhàn)國(guó)策作呼沲,詛楚文作惡駝,音義??同?!∮众槌?,或作坡陁?!緞X謬正俗】陂池讀如坡陁,猶言靡迤耳。 又【楚辭·九歌】與汝沐兮咸池,晞子髮兮陽(yáng)之阿?!緭P(yáng)雄·羽獵賦】相與集於靖冥之館,以臨珍池。灌以岐梁,溢以江河?!驹]】池??讀沱?!∮帧菊崱恐绷星校魪??!径Y·檀弓】主人旣祖塡池?!驹]】塡池當(dāng)讀爲(wèi)奠徹??甲C:〔【枚乗諫吳王書(shū)】游曲臺(tái)臨上路,不知朝夕之池?!场≈?jǐn)照原文知改如。〔【揚(yáng)雄·羽獵賦】相與集於靑冥之館,以臨珍池。灌以岐梁,隘以江河?!场≈?jǐn)照原文靑改靖。隘改溢。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