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池交易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暗池交易 - 介紹

    “暗池交易”,它和天使投資是替代交易系統的兩種形式。在黑池交易中,買賣雙方匿名配對進行大宗股票交易,這種交易主要由institutional investor(機構投資者)參與買賣,運作并不透明,不會展示買賣盤價及報價人士的身份,也不會向公眾披露已執(zhí)行交易的詳情,這對機構投資者非常有利。

    資產管理公司正轉向“暗池”平臺來進行股票交易,其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向高頻交易員透露消息。所謂“高頻交易”(High-frequency Trade),是指大型投資機構利用自己的高速計算機,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出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先于市場的其他投資者進行交易,這種交易的特點是大量不停地買賣。

    暗池交易 - 資金交易

    暗池交易中交易的資金叫off-market liquidity(場外資金),暗池交易并不是完全沒有記錄,它一般記錄在consolidated tape(證券買賣匯總記錄帶),但是記錄的條目為over-the-counter transactions(場外交易)。

    與常規(guī)交易所交易公示所有買單和賣單不同,機構投資者在“暗池”中通過交易員的高頻操作,向特定投資者傳遞買進或賣出股票的“意向”(indications of interest)。傳遞這些“意向”的原本目的是測試指令是否能在一小部分投資者當中尋得匹配,但事實上其中有大部分“可執(zhí)行的”(actionable)的“意向”最終在公眾未知的情況下完成了交易。

    暗池交易 - 開展

    美國

    美國“暗池”數量已經從2002年的10個增加至2010年的29個左右。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稱,2009年二季度,在“暗池”中完成的交易占到了全美股票成交量的7.2%,而行業(yè)內對這一比例的估計則高達10%。

    美國目前最大的兩個“暗池”是瑞信集團的Crossfinder和高盛公司的Sigma X。在其他大型交易商Liquidnet Holdings和Pipeline Trading Systems的“暗池”中,平均每筆交易也均在5萬股以上。

    正是由于這些“暗池”的存在,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上市交易的股票,占全美股票交易量已經從2006年的74%下降至2010年的51%左右。

    高盛公司在前一份聲明稱,“暗池”可降低交易成本,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匿名”交易提高投資收益,而機構的客戶群體,包括共同基金、養(yǎng)老基金以及大多數的中小投資者也正是通過這種交易使他們的投資獲得了豐厚回報。

    歐洲

    英國的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認為,暗池交易占總交易量的1.25%,而代表交易所的歐洲證券交易所聯盟(Federation of European Securities Exchanges)則估計這個數字接近40%。

    其他

    新加坡交易所(SGX)與另類股票交易平臺Chi-X全球(Chi-X Global) 2009年8月份宣布暗池計劃。

    德意志銀行2010年8月稱,已經在香港推出首個暗池交易平臺,以應對不斷增加交易需求。德意志銀行亞太地區(qū)股票相關主管Mark Davis表示,繼香港后,還打算在新加坡、澳洲以及日本推出暗池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