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皇后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中國歷史上,有數(shù)位竇姓女子被封為皇后,漢文帝的皇后竇漪,漢章帝的皇后竇氏,漢桓帝的皇后竇妙,唐高祖的元配,唐睿宗皇后竇德妃。

    基本資料

    姓名:竇皇后,名漪

    生卒:?-前135

    描述:西漢皇后

    籍貫: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

  • 詳細(xì)解釋


     

    竇太后( ?-前135)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出身於良家子女,呂后時被入選進(jìn)宮。呂后挑選一些宮女出宮賞賜給諸侯王,每個王五名,竇姬也在選中之列。竇姬因家在清河,離趙國近,希望能到趙國去。她向主持派遣宮女的宦官請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趙國的花名冊里。這個宦官在分派宮女時卻把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誤放到去代國的花名冊里了。就這樣她去了代國。雖然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國,代王劉桓卻非常喜歡她,先與她生了個女兒劉嫖,後又生了兩個兒子:劉啟和劉武。

    代王原來的王后生了四個兒子後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為漢文帝後,原王后生的四個兒子也相繼病死。這樣,文帝即位不久,於前元元年(前180)三月封竇姬為皇后,長子劉啟立為太子,劉嫖封為館陶長公主,幼子劉武先封為代王,後封為梁孝王。

    生平介紹

    竇皇后有兄弟二人,兄長為竇長君,弟為竇廣國。廣國字少君,在四五歲時,因家境貧困,被人擄掠販賣到外地,渺無音訊。後又被人輾轉(zhuǎn)販賣了十幾戶人家,最後到了宜陽(今河南宜陽西),在那里替人家進(jìn)山挖石炭。一天黃昏,山崖邊有一百多人在睡覺,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邊的人都壓死了,只有長君脫險逃生。沒幾天,他跟隨主人到了長安,在那里他聽說新封的皇后姓竇,原籍在觀津。竇廣國離家的時候雖然年紀(jì)幼小,卻記得自己的籍貫和姓氏,還隱約記得與姊姊一起去採桑葉,從樹上摔下來的情景。他把這些事詳細(xì)的寫下來後,託人轉(zhuǎn)交給了竇后。竇后見到了這些材料後,把廣國召來并詳細(xì)問了其他一些情況,果然是她的親弟弟。皇后還要弟弟回憶一些過去的情景,少君回憶道:「姊姊離我西去的時候,我記得在驛站分別時,討來米湯水給我洗頭,臨走時又給我吃了飯才走的?!巩?dāng)竇后聽到此情時,握看弟弟的手已泣不成聲。竇皇后重賞兩個兄弟,都把他們安置在京師居住。後來又為他倆請了有德行的長者與他們住在一起,對他們進(jìn)行教育。由於這樣,竇長君、竇少君兄弟倆後來成為謙讓有禮的君子,不敢因為地位顯貴而盛氣凌人。

    竇皇后生病,後來雙目失明。文帝去世後,景帝劉啟即位,竇后成了皇太后。竇太后溺愛幼子劉武,賞賜不可勝數(shù),恨不得讓他登上皇位。景帝對這個同胞手足也感情至深,不僅同輦進(jìn)出,而且想傳位於他。初元三年(前154),當(dāng)時還未立天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從容對劉武說:「我千秋萬歲後,把皇位傳給你?!箘⑽淇谏限o謝,內(nèi)心卻很歡喜。竇太后聽了也極高興?;侍笥痔岢鱿胍晕錇樗茫缜蟠蟪家庖?。大臣們都反對,劉武繼位之事也就作罷。

    竇氏一族有三人封侯:兄竇長君早死,其子竇彭祖封為南皮侯,其弟竇少君封為章武侯,其姪竇嬰,任命為大將軍,封為魏其侯。

    竇太后信奉黃老之學(xué)。景帝和竇姓宗族不得不讀《老子》,并推尊其學(xué)說,因此她在世時「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jìn)者」。景帝時她曾召博士轅固生問他《老子》是怎樣的一部書,轅固生不識時務(wù),猝然答道:「這不過是部平常人家讀的書,沒什么道理?!垢]太后大怒道:「難道一定要司空城旦書嗎?」話中譏諷儒教苛刻,比諸司空獄官,城旦刑法。轅固生一聽想轉(zhuǎn)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豬圈里去與豬搏斗。漢景帝見轅固生為一文弱書生,恐不敵豬,就投進(jìn)一把匕首,才讓轅固生把豬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終未用儒生。漢武帝即位後,太皇太后聞他好儒,大為不然,常出面干預(yù)朝政。武帝也不便違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隨時向她請示。當(dāng)時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迎魯耆儒申公來朝,并建議仿古制,設(shè)明堂辟雍,改歷易服,行巡狩封禪等禮儀,還建議今後政事「可不必事事請命東宮」。太皇太后聽罷,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趙綰、王臧官職。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見她在政治上的影響。

    前一三五年,太皇太后去世,與漢文帝合葬霸陵。

    個人影響

    竇太后是中華帝國最後一位擁附「黃老思想」的統(tǒng)治者,在她的影響下,西漢政權(quán)能繼續(xù)由劉邦時期定下的「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精神。把漢王朝推上了犟盛的高峰。自她之後,沒有一為中華帝國的統(tǒng)治者能像她一樣真正的以「黃老思想」來「無為而治」。

    漢文帝皇后竇漪

    漢文帝竇皇后(?-前135)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出身于良家子女,呂后時被入選進(jìn)宮。呂后挑選一些宮女出宮賞賜給諸侯王,每個王五名,竇姬也在選中之列。竇姬因家在清河,離趙國近,希望能到趙國去。她向

    主持派遣宮女的宦官請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趙國的花名冊里。這個宦官在分派宮女時卻把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誤放到去代國的花名冊里了。就這樣她去了代國。雖然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國,代王劉桓卻非常喜歡她,先與她生了個女兒劉嫖,后又生了兩個兒子:劉啟和劉武。

    代王原來的王后生了四個兒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為漢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個兒子也相繼病死。這樣,文帝即位不久,于前元元年(前180)三月封竇姬為皇后,長子劉啟立為太子,劉嫖封為館陶長公主,幼子劉武先封為代王,後封為梁孝王。

    竇皇后雙親早亡,葬在觀津,薄太后下令追封竇后之父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并在家鄉(xiāng)清河郡安置陵園,其規(guī)格和儀式與薄太后父親的靈文園一樣。

    竇皇后有兄弟二人,兄長為竇長君,弟為竇廣國。廣國字少君,在四五歲時,因家境貧困,被人擄掠販賣到外地,渺無音訊。後又被人輾轉(zhuǎn)販賣了十幾戶人家,最後到了宜陽(今河南宜陽西),在那里替人家進(jìn)山挖石炭。一天黃昏,山崖邊有一百多人在睡覺,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邊的人都壓死了,只有少君脫險逃生。沒幾天,他跟隨主人到了長安,在那里他聽說新封的皇后姓竇,原籍在觀津。竇廣國離家的時候雖然年紀(jì)幼小,卻記得自己的籍貫和姓氏,還隱約記得與姊姊一起去采桑葉,從樹上摔下來的情景。他把這些事詳細(xì)的寫下來後,托人轉(zhuǎn)交給了竇后。竇后見到了這些材料後,把廣國召來并詳細(xì)問了其他一些情況,果然是她的親弟弟?;屎筮€要弟弟回憶一些過去的情景,少君回憶道:「姊姊離我西去的時候,我記得在驛站分別時,討來米湯水給我洗頭,臨走時又給我吃了飯才走的?!巩?dāng)竇后聽到此情時,握看弟弟的手已泣不成聲。竇皇后重賞兩個兄弟,都把他們安置在京師居住。后來又為他倆請了有德行的長者與他們住在一起,對他們進(jìn)行教育。由于這樣,竇長君、竇少君兄弟倆后來成為謙讓有禮的君子,不敢因為地位顯貴而盛氣凌人。

    竇皇后生病,后來雙目失明。文帝去世后,漢景帝劉啟即位,竇后成了皇太后。竇太后溺愛幼子劉武,賞賜不可勝數(shù),恨不得讓他登上皇位。景帝對這個同胞手足也感情至深,不僅同輦進(jìn)出,而且想傳位于他。初元三年(前154),當(dāng)時還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從容對劉武說:「我千秋萬歲后,把皇位傳給你?!箘⑽淇谏限o謝,內(nèi)心卻很歡喜。竇太后聽了也極高興?;侍笥痔岢鱿胍晕錇樗?,徵求大臣意見。大臣們都反對,劉武繼位之事也就作罷。

    竇氏一族有三人封侯:兄竇長君早死,其子竇彭祖封為南皮侯,其弟竇少君封為章武侯,其侄竇嬰,任命為大將軍,封為魏其侯。

    竇太后信奉黃老之學(xué)。景帝和竇姓宗族不得不讀《老子》,并推尊其學(xué)說,因此她在世時「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jìn)者」(《史記.儒林傳》)。景帝時她曾召博士轅固生問他《老子》是怎樣的一部書,轅固生不識時務(wù),猝然答道:「這不過是部平常人家讀的書,沒什么道理?!垢]太后大怒道:「難道一定要司空城旦書嗎?」話中譏諷儒教苛刻,比諸司空獄官,城旦刑法。轅固生一聽想轉(zhuǎn)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豬圈里去與豬搏斗。眾帝見轅固生為一文弱書生,恐不敵豬,就投進(jìn)一把匕首,才讓轅固生把豬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終未用儒生。漢武帝即位後,太皇太后聞他好儒,大為不悅,常出面干預(yù)朝政。武帝也不便違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隨時向她請示。當(dāng)時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迎魯耆儒申公來朝,并建議仿古制,設(shè)明堂辟雍,改歷易服,行巡狩封禪等禮儀,還建議今後政事「可不必事事請命東宮」。太皇太后聽罷,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趙綰、王臧官職。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見她在政治上的影響。

    前一三五年,太皇太后去世,與文帝合葬霸陵。

    竇太后是中國最后一位擁附「黃老思想」的統(tǒng)治者,在她的影響下,西漢政權(quán)能繼續(xù)由劉邦時期定下的「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精神。把漢王朝推上了強(qiáng)盛的高峰。自她之后,沒有一位中國的統(tǒng)治者能像她一樣真正的以「黃老思想」來「無為而治」。

    漢章帝皇后竇氏

    竇氏(?—97年),漢章帝皇后。曾祖竇融,官大司徒;父竇勛,追爵安成息侯;母為東海恭王劉強(qiáng)女沘陽公主。公元78年被立為皇后。

    竇氏六歲能作文章,而且天生麗質(zhì)。建初二年(77年)八月,竇氏及其妹妹被選入長樂宮。由于她貌美、舉止言

    談非凡,得到了馬太后的賞識,更得到了章帝的喜愛。爾后,馬太后病逝,宮內(nèi)權(quán)力最大的莫過于竇后。

    當(dāng)時,深得章帝喜愛的還有宋貴人和梁貴人。宋貴人進(jìn)宮后便生下了皇子劉慶。建初四年,劉慶被立為皇太子。竇后對此嫉妒難耐,便串通母親,誣陷宋貴人。于是宋貴人和太子劉慶漸漸被章帝疏遠(yuǎn)。建初七年,章帝廢太子劉慶為清河王,立由竇后撫養(yǎng)的皇子劉肇為皇太子。不久,宋貴人飲藥自殺。

    劉肇為梁貴人所生。梁貴人深知自己不是竇后的對手,就情愿將自己的兒子送給竇后撫養(yǎng)。梁家暗自慶幸,因為劉肇被立為皇太子,以后一定不會虧待生母一家的。這話傳到竇后的耳朵里,她為此恨恨不已。于是誣陷梁貴人。不久后,梁貴人自殺。

    章和二年(88年)二月,年僅33歲的漢章帝崩于章德殿前。十歲的皇太子劉肇即位,為漢和帝。尊竇皇后為皇太后。因和帝年幼,由竇太后臨朝執(zhí)政。隨即竇太后下詔,任命竇憲違掌典輔政;太尉鄧彪為太傅。接著竇氏又更改了章帝的一些規(guī)定,命諸王返回封國,又增加鹽鐵稅以充軍費(fèi),準(zhǔn)備大舉進(jìn)攻匈奴。

    漢章帝駕崩后,齊殤王的兒子劉暢來京吊喪,很得竇太后的歡心。竇憲恐怕劉暢會分了他的權(quán)力,便派刺客暗殺劉暢。竇太后發(fā)覺后大怒,將其關(guān)進(jìn)內(nèi)宮。恰巧北匈奴再次擾邊,南匈奴請求朝廷出兵征討。竇憲害怕被殺,請救待罪出征匈奴,竇太后同意了他的請求。永元元年(89年),漢軍連戰(zhàn)連捷,竇憲因此威名大勝。

    漢和帝永元四年(92年),竇憲陰謀叛逆,走漏了消息。和帝決定誅殺竇憲。此后,竇氏家族做官的人全部免官,竇太后也由此被軟禁,不得參與政事。永元九年,竇太憂郁而死。后葬于“敬陵”。

    漢桓帝皇后竇妙

    竇妙(?—172年),漢桓帝皇后。扶風(fēng)平陵人。曾祖竇融,官大司徒;父竇武,官大將軍。公元165年被立為皇后。

    延熹八年(165年),竇妙被選入后宮立為貴人。同年冬天,皇后鄧猛女被廢,竇妙被立為皇后。竇妙雖為皇

    后,卻不得寵?;傅蹖櫺也膳锸ィ@使竇妙怒火中燒,永康元年(167年)冬,桓帝封田圣等采女為貴人,不久后,桓帝駕崩。竇妙為發(fā)泄失寵之恨,竟在桓帝梓宮前,斬殺了田圣。

    桓帝一生無子。他去世不久后,竇皇后掌握朝中大權(quán)。她決定立劉宏為帝。竇武有剪除宦官之意,但竇皇后卻遲遲不能下定決心。后被宦官曹節(jié)找尋機(jī)會,挾持靈帝下詔殺了竇武和及其親信。凡竇氏家族,一概徙比景。太后被遷往南宮云臺。熹平元年(172年),竇太后病亡,葬宣陵。

    唐高祖皇后竇氏

    唐高祖竇皇后(約569年—約613年),謚稱太穆皇后,是定州總管神武公竇毅與北周武帝姐姐襄陽長公主的女兒。

    據(jù)說這位太穆皇后生來不凡,剛出娘胎頭發(fā)就長過頸項,三歲時這頭發(fā)就已經(jīng)與她的身高一樣長短了。周武帝對這位外甥女非常喜愛,自幼就將她養(yǎng)在宮中。她對舅舅北周武帝與皇后突厥公主夫妻失和的狀態(tài)非常擔(dān)心,勸周武帝說:「四邊未靜,突厥尚強(qiáng),愿舅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guān)東不能為患矣!」這時竇氏可能只有六七歲年紀(jì),能有如此見解,頓時語驚四座。周武帝第一個正色以對,立即接納小甥女的進(jìn)諫,從此對阿史那皇后態(tài)度大為轉(zhuǎn)變。

    隋文帝受北周禪,竇氏大哭道:「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垢]毅與襄陽長公主忙掩其口說:「汝勿妄言,滅吾族矣!」竇毅對妻子襄陽長公主提出要求:「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dāng)為求賢夫?!?mdash;—經(jīng)過廣泛而苛刻的「比武招親」,最終「雀屏中選」的東床快婿也非尋常人,乃是未來的唐高祖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陽公主都是她的親生子女。

    隋大業(yè)年間,在涿郡去世,時年四十五歲。唐朝建立后,竇氏追封為皇后;唐高宗上元元年八月時,上尊號為太穆順圣皇后。

    唐睿宗皇后竇氏

    唐睿宗昭成皇后竇氏,將作大匠抗曾孫也。祖竇誕,大理卿、莘國公。父親竇孝諶,為潤州刺史,景云元年,追贈太尉、邠國公。唐玄宗李隆基生母。

    竇氏姿容婉順,動循禮則,唐睿宗為相王時為孺人,甚見禮異。光宅元年,被立為德妃。竇德妃生唐玄宗李隆基及金仙公主、玉真公主。長壽二年,被武則天的戶婢團(tuán)兒誣譖與唐睿宗的劉皇后厭蠱咒詛。正月二日,朝見武則天于嘉豫殿,既退而同時遇害。梓宮秘密,莫知所在。睿宗即位,謚曰昭成皇后,招魂葬于都城之南,陵曰靖陵。又立廟于京師,號為儀坤廟。唐睿宗逝世,竇后以帝母的身份,追尊為皇太后,謚仍舊,祔葬橋陵,遷神主于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