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i
  • 注音:ㄑㄧ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ERH
  • 五筆98:ERH
  • 五行:
  • Unicode:U+80B5
  • 四角號碼:72221
  • 倉頡輸入法:BHM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肵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肵字筆順
    撇折橫橫撇撇橫豎
  • 基本解釋

    qí ? ㄑㄧˊ ◎ 〔肵俎〕古代祭祀時盛裝心、舌的器具,如:“佐食升肵肵?!? ◎ 恭敬。

  • 漢語字典

    [①][qí][《集韻》渠希切,平微,羣。][《廣韻》居焮切,去焮,見。](1)尊敬。(2)指肵俎。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五微[粵 語]:ke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肵;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976第19【集韻】居焮切,音靳。敬也?!径Y·郊特牲】肵之爲言敬也?!∮帧炯崱俊卷崟??渠希切,音祈,盛心舌之俎?!緝x禮·特牲饋食禮】佐食升肵俎?!驹]】肵,音祈,謂心舌之俎也?!径Y·曾子問】祭殤不舉肺,無肵俎?!驹]】肵俎,利成禮之施於尸者?!臼琛棵X是尸之所食,歸餘之俎,以其無尸,故無肵俎?!踞屛摹棵X,音祈。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